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后都有谁起兵反唐了?

如题所述

在公元643年,也就是大唐贞观十七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44岁,他为了缅怀纪念那些曾经跟随他出生入死、辅助他一路走上皇位的“老哥们”,他让当时的著名画师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悬挂在三清殿旁边一座叫做凌烟阁的小楼上,以供后人瞻仰。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组成

凌烟阁上的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子虞世南,邢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至于这份名单的评选入围标准是什么,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李世民的个人意愿。在这里面有在李世民起义初期做过重要贡献的宗室亲属,比如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表哥李孝恭、舅舅高士廉、妹夫柴绍等人。还有李世民身边足智多谋的心腹之臣,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有曾经的李唐旧将,首义功臣,比如段志玄、殷峤、刘政会等人。还有大唐初期战功卓著的名将,比如尉迟敬德、李靖、李绩、程知节等人。

但是,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二十四位功臣之中,有两位却在不久之后,便走上了谋反之路。

侯君集谋反

看过小说《说唐》、《隋唐演义》的朋友对于侯君集一定不陌生,在小说中侯君集是一位能够飞檐走壁的江湖豪杰,在贾柳楼四十六友中排在倒数第二位,很多刺探情报,打探军情的任务都是由他来完成的。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侯君集的形象与小说演义中完全不同。历史上侯君集在李渊起义之时便加入了秦王府,跟随在李世民的左右。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侯君集是李世民的主要支持者,正是他在这次政变之中率军控制了唐高祖和朝臣。

李世民登上皇位后,侯君集也屡立战功,在讨伐吐谷浑的时候,侯君集与李道宗是李靖的副手,两人兵分两路长途奔袭追击伏允,侯君集曾率领他这一路人马,一直追击到积玉山,见到了河水的源头,才回师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合,班师回朝。

两年之后,高昌王麹文泰单方面断绝西域与中原的商业往来,李世明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兴师问罪。在侯君集的带领下,唐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的平定了高昌各地,灭亡了高昌国。

在灭亡了高昌国之后,侯君集不仅将昌新王麹智盛的宝物据为己有,还放任他手下的士兵在高昌国内四处搜刮民财。这一行为引起了李世民的极大不满,准备要治侯君集的罪,最后在群臣的劝说下,才同意侯君集功过相抵。

《旧唐书•侯君集传》: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

虽然这一次侯君集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但是君臣二人已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间隙。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一直在东宫任职,是当时太子李承乾的心腹。侯君集便借女婿之口,劝说李承乾发动兵变,逼宫李世民。但是事情很快败露,侯君集等人还没来得及起兵便被抓获。

李世民开始的时候念在侯君集有功不想治他死罪,但是群臣进谏,侯君集犯得罪天地难容,最后李世民决定将侯君集处死,但是念在侯君集之前有功,并没有连坐他的妻子和儿女,而是同意让侯君集的儿子为他守丧,然后将他的妻子流放到了岭南。

《旧唐书•侯君集传》: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曰:“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由是特原其妻及一子,徙于岭南。

张亮谋反

实际上严格的来说,侯君集并不算是反唐,他只是想要辅佐天子李承乾逼宫李世民,他所保的仍然是李唐江山。但是下面说的这一位就不一样了,这位可是实实在在的想要反唐。

张亮,年轻时期投靠瓦岗山的李密,但由于他文不成,武不就,所以并没有得到李密的重用,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了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便偷偷向李密搞密,结果立了大功,被李密任命为镖旗将军。

瓦岗势力覆灭后,张亮投靠了大唐,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后又改任相州,当时正值刘黑闼作乱,镇守相州的张亮见刘黑闼势大,竟直接弃城逃跑。后来张亮投靠了秦王李世民,成为了秦王府的幕僚,帮助李世民在山东地区发展势力。

《新唐书•张亮传》:隐太子将作难,命亮统左右千人之洛阳,阴结山东豪杰以备变。齐王告亮反,高祖以属吏诘讯,终无所言,乃得释。王即位,除右卫将军,封长平郡公。

玄武门之变,张亮有功,被封为了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在侯君集叛乱的时候,张亮因曾检举侯君集,被任命为刑部尚书。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张亮随军出征,在征战的过程中,李世民看出了张亮不是将帅之才,便不再任命他担任军中职务。

张亮在相州的时候,结交了一个朋友叫程公颖,又一次张亮对程公颖说:“听人说相州这个地方不出几年,就要出现一位王者,你觉得呢?” 程公颖自然是顺着张亮往下说,他回答道:“亮公你躺下睡觉时隐约像一条龙,将来一定富贵无比”。

此后,张亮便一直怀有不臣之心,在贞观二十年的时候,有人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李世民派人调查此事,结果证实张亮确实有谋反的打算,李世民听后大怒,下令将张亮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了他家中全部财产。

《旧唐书•张亮传》:太宗谓侍臣曰:“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命百僚议其狱,多言亮当诛,唯将作少匠李道裕言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太宗既盛怒,竟斩于市,籍没其家。

以上这两位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最后准备谋反的两个人,不同的是侯君集只是反对李世民,并不是反对大唐。而张亮则实实在在的是想要反唐,自己称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7
第一位就是侯君集,第二位是张亮,这两位都不满皇帝的统治,所以谋反了。
第2个回答  2021-05-08
凌烟阁上的二十四位功臣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郡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恭,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子虞世南,邢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其中陈国公侯君集和郧国公张亮分别起兵反唐,后被剿灭。
第3个回答  2021-05-08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张亮,这几个人都起兵反唐了,毕竟他们都是有功劳的功臣,实力也是非常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