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芡实”是什么?

我的宝宝三个多月了,20天前宝宝是一或两天一次大便。我们都挺高兴,老人说这是聚肚了,小孩一聚肚子就会长的快。可是现在每天都要4至5次大便,甚至更多,去了医院,化验大便都是正常,也吃了一些药。妈咪爱、复方胃蛋白酶、一贴灵等都用了,吃了几乎都原样拉出,丝毫不见好。这都有20多天了,不敢给他吃鱼肝油,糖丸也还没敢服用,我很是着急。看书上说可用食用性中药慢慢调理肠胃,用山药和芡实熬粥。但我不知道芡实是什么,请有识之士赐教。另也请指教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良方,不胜感激。
着急的妈妈
注:一直是母乳喂养,只服用鱼肝油和钙剂(现已停服)。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莲,是睡莲科、芡属植物。在一些高级饭店,炒菜用的芡粉,就是用芡实的种子加工而成,用此芡粉烹出的菜肴,润滑可口。芡实是一种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叶片直径可达1米至1.5米。芡实产于温带地区,我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花蓝紫色,花期7月至8月。浆果球形,播种繁殖。种子鲜食,可治疗咽炎。全草可用作绿肥。水竹,又名旱伞草,为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株高30厘米至50厘米,苞叶轮生,宛如风车,姿态秀丽壮观。园林中可布置水景园,亦可用于鱼缸水草。室内盆栽用于装点书房和客厅,使室内环境生机盎然。原产南非,我国于20世纪50 年代初引种栽培,各地园林中多有种植。
http://www.baidu.com/s?wd=%D0%A1%B6%F9%B8%B9%D0%BA%D6%CE%C1%C6&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秋天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身。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耗损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节,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不过,该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确实要研究。有人认为,补,就是吃补药补品,何必如此讲究,于是不管机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猪肉等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其实,这种补法是很不科学的,不但于健康无益,反而浪费财力物力,甚至还可损害身体呢!
  大家知道,夏天气温高,人们胃口不好,多不思饮食,因此,日常中吃的大多是瓜果、粥类、汤类等清淡和易消化食品,脾胃活动功能亦减弱,秋凉后如马上吃大量猪、牛、羊、鸡等炖品,或其他一些难以消化的补品,势必加重脾胃的负担,甚至损害其消化功能,这正如跑步,必须先慢跑后才逐渐加快一样。如一下吃进大量难消化的补品,胃肠势必马上加紧工作,才能赶上这突然的需要。结果,胃肠功能势必紊乱,无法消化,营养物质就不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甚至还会搞出乱子来。

  这期间,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

  芡实就具有这些特点,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和抗坏血酸、灰分、树脂等,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如将芡实与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适时补品。民间有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疗效。

  由于芡实含碳水化合物极为丰富,约为75.4%,而含脂肪只为0.2%,因而极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是夏天炎热季节脾胃功能衰退,进入秋凉后功能尚差,及时给予本品,不但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营养素,若平时消化不好,或热天出汗多又易腹泻者,经常用芡实煮粥,或煮红糖水吃,有很好效果。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本草纲目》记载“芡实能治遗精、带下”。如用芡实60克、北芡15克共煮烂吃,有补肾作用,治遗精、白带和多尿等。常吃芡实还可治疗老年人的尿频之症。经服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以消化的补药,人就能适应,对身体就无碍。

  http://www.newhealth.com.cn/doc/jbzl/newpage85.htm
  http://disease.fx120.net/jb-stzz/fx/zdzl/200502161627183904.htm
  上面两个是关于小儿腹泻的 祝您的宝宝早日康复

参考资料:www.china.org.cn/chinese/health/210879.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2-16

芡实,属睡莲科芡属,别名鸡头、刺莲、水石榴、水仙桃等,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芡实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据史料记载,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

芡实分野生种和栽培种,品种多达20余个。芡实野生种,主产于江苏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一带,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泛,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各国、朝鲜半岛及俄罗斯都有分布;芡实栽培种,原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亦称苏芡或南芡,目前主要集中在江苏洪泽湖、太湖、宝应湖的周边县、市种植。

芡实适应性强,湖泊、池塘、水田、滩地皆宜栽植,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泥土肥沃的条件下生长最佳。

芡实全株有刺或仅叶背有刺,根茎短肥,叶丛生,浮于水面。叶片呈圆状盾形或圆状心脏形,状如盘,直径1.2~2米,表面皱曲、绿色,背面紫色,叶脉突起。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梗,挺出水面,花萼四瓣绿色,宿存于果实上状如鸡头,花瓣多枚,紫色、白色、红色。芡果球形,直径10厘米左右,内有种子100粒左右,花期7~9月份,昼开夜合,果期8~10月份。

芡实以种子内的种仁供食用,称芡米或鸡头米。芡米营养价值高,可生食或煮食,亦可入药,有健脾、益肾、涩精之功效。芡实的叶柄、花梗称芡秆或鸡头秆,是深受市场青睐的时鲜蔬菜。

芡实叶大肥厚,浓绿有皱褶,花色明丽,花形奇特,可作水生花卉观赏。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06-02-21
芡实,又名鸡头米、鸡头莲,是睡莲科、芡属植物。这期间,进补的原则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容易消化吸收。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秋天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要补身。因为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耗损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节,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不过,该怎样调补才有益健康,确实要研究。
第4个回答  2006-02-18
芡实,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