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如题所述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五四运动核心内容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编辑本段五四运动的诠释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归结起来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1] 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或文人群体,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指的是那些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1
我对五四运动的认识与理解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历史任务:一个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着的。只有完成第一个任务,才能为实现后一个任务开辟道路。在这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进行的伟大而又艰苦曲折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是这个斗争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关节点。

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的政治运动,也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运动。这个运动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第一,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17年11月7日,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用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激发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热情。

第二,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在1914至1918年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因忙于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厮杀,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60万人。由于新的社会因素的生长和发展,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便出现了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阵营。正因为如此,五四运动也就获得了比以往任何的革命斗争都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为标志,中国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它以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两面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参加这个运动的启蒙思想家向统治中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自觉的挑战,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潮流是生气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些受过新文化运动薰陶的年青一代的知识界,尤其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领导骨干。
第2个回答  2020-10-21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2019年4月30日10时30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第3个回答  2021-05-25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促使五四运动的爆发其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再次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其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了理性的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人民大众的实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五四运动后,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像李大钊那样信仰马克思主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