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如题所述

没有定论。
人性本善指的是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应该是性格善良、纯真的。人性本恶指的是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就是性格邪恶,需要后天教化和影响才能成为善良的人。人性本善这一观点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三字经》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生下就是善良的,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人才会慢慢变得邪恶。
另一思想家荀子则提出人生下来就是邪恶的,需要后天环境的不断教化才可以变得纯真善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8

人性本不该分为善或恶。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由此引发的矛盾导致了伦理中出现了善或恶的标准。善和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的恶,或许到了明天就不再是恶,反之亦然。

中国历史上不同的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如果分析身边的亲朋好友,分析道德高尚的人,可能会得出结论人性本善;但是如果分析社会的蛀虫,则会得出结论人性本恶。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代表人物孔孟荀对人性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孔夫子并没有直言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留下一句耳熟能详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相近,因后天的学习而千差万别),以供后世揣摩。孟子与荀子的观点就完全相对立,孟子认为人性善,而荀子则坚持人性恶

孟子·公孙丑上》中谈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下,孟子认为人都有怜悯同情之心,因为有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没有就不是人。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其主要观点在《性恶篇》体现。其中谈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大意说来,荀子认为人的动物性放纵便会变成恶,这种动物性就是人本恶的根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12

人性本善。在生活中,有时会做好事,有时也会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当做了好的事情,帮助了别人,回馈了社会,心情就会很舒畅,很坦然。很宁静,从心底有一种快乐的感觉。

当做了不好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恶事,心情就会惴惴不安,心烦意乱,这才有了做贼心虚的说法。从这些感觉来判断,做好事的感觉正好和人性本善相契合,所以才感到快乐坦然。做坏事呢,就和自己的心是相违背的。所以才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相关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在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用好的规范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不好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会更偏向于用坏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成长环境对其行为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孟母三迁‘’的典故就是有力的证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7-10
在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那时,我还没有学会思考。
有人说,人之初不善也不恶,人性本白,一切是后天被渲染的;也有人坚持本善。

最初,我也是信的。现在,我不再这么认为。
与文明相对应不是野蛮,而是动物性。动物性既人类本能,而野蛮不是。
改变野蛮的是驯服,而改变动物性的是文明。
也就是说,文明的作用是消灭人类与生俱来的的动物性。
但,文明在胚胎中不可能被学习,只有出生后才可以。
所以,我赞成人性本恶。只不过,在恶还没有彰显之前,就被他们的父母灭杀。但,这种灭杀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并不是彻底的。在一个没有法律或道德约束的环境下,恶还会暴露出来。比如小偷小摸、比如偷窥、比如贪腐、比如仗势欺人等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