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品种介绍

如题所述

在蚯蚓养殖中,要根据所需蚯蚓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蚯蚓品种,才能收到预期的养殖效益。介绍几种不同用途的蚯蚓:
作中药材 适宜养殖的蚯蚓品种主要是参环毛蚓,又名广地龙。该品种个体较大,长120~400毫米,直径6~12毫米,背面紫灰色,后部颜色较深,刚毛圈稍白,喜南方气候,食肥沃土壤。
产粪肥农田这种用途的蚯蚓品种主要有白茎环毛蚓,体长80~150毫米,直径2.5~5毫米,背部中灰色或栗色,后部淡绿色,腹面无刚毛,喜南方气候和在肥沃的菜地、红薯田中生活,松土、产粪,肥田效果较好。
作水产饵料 代表品种有湖北环毛蚓等。该品种长70~220毫米,直径3~6毫米,全身草绿色,背中线紫绿或深绿色,常见一红色的背血管,腹面灰色,尾部体腔中常有宝蓝色莹光。环带三节,乳黄或棕黄色,喜潮湿环境,宜在池、塘、河边湿度较大的泥土中生活,在水中存活时间长,不污染水质。
林业用蚯蚓 该类蚯蚓主要有威廉环毛蚓,长90~250毫米,直径5~10毫米,背面青灰、灰绿或灰黄色,背中线青灰色,喜在林、草、花圃地下生活,产粪肥田。 生产蚯蚓肉、蚯蚓粪 这种蚯蚓为爱胜属类,较常见的是赤子爱胜蚓,全身80~110个环节,环带位于第25~33节。自4~5节开始,背面及侧面橙红或栗红色,节间沟无色,外观有明显条纹,尾部两侧姜黄色,愈老愈深,体扁而尾略成钩状,适宜我国多地区养殖,喜吃垃圾和畜禽粪。 拉丁学名:Typhlonectes.sp
科:盲螈科
分布:南美北部
注:所谓南美蚓不是蚯蚓,它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动物无足目。而蚯蚓是指的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中所有物种。南美蚓比蚯蚓要高等很多。
分布于南美热带区的盲螈科,含4属。在这当中,以南美蚓螈(Typhlonectes属)最常出现在宠物市场中。外观上虽然与同属的带子蚓螈(Chthonerpeton属)十分相似;但是南美蚓螈的触觉是位于鼻孔附近,至于带子蚓螈则位于鼻孔至眼部间的中间位置。南美蚓螈所知有7种,而被当做宠物贩售的,多为T.compressicauda及T.natans2种。此两种蚓螈均属水生,栖息于温暖、流速缓慢且水浅的底岩下方。喜群居,以水中生物为食。由于欠缺尾部,因此体长即为其全长;T.compressicauda的全长500mm,至于T.natans则450~595mm。两者均为胎生,每胎可产4~6只的幼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7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蚯蚓在中药里叫地龙(开边地龙、广地龙),《本草纲目》称之为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蚯蚓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陆生动物,1,800余种,尤指正蚓属(Lumbricus)的种。在美国有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L.terrestris)最为常见。亦称钓鱼虫(angleworm)。蚯蚓几乎见世界各地所有湿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约11呎)。

陆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是无脊椎动物。陆正蚓长约25公分(10吋),浅红褐色,之所以带浅红色,是因为血中含血红素。某些蚯蚓(如原产英国的浅黄绿并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为绿色。

蚯蚓的躯体分为多数体节(陆正蚓多达150节)。某些内脏器官(如排泄器官)见於每一体节。第32~37节稍粗,无节间沟,色稍浅,在生殖季节能分泌黏稠物质,形成蚓茧,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躯体前後两端渐细,尾端稍钝。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层,但於气候干旱时或冬季可钻入2公尺(7呎)深处。有一个亚洲种於暴雨後能爬树以防淹溺。蚯蚓为多种鸟兽的食物,又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疏松土壤利於通气和排水,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从而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蚯蚓又可作为鱼饵,故俗称钓鱼虫。

o(∩_∩)o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第2个回答  2008-05-19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2000多种。

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在淡水钓鱼中适应面广,各种水域、鱼类、气候都较适宜的钓饵。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面。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活蚯蚓容易传播疾病,对猪可传播绦虫病和气喘病。对禽类可传播气管交合线虫病、环形毛细线虫病、异次线虫病和楔形变带绦虫病。
第3个回答  2018-03-30

大平二号、北星二号、北京条纹蚓。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

因爬行时先向后伸垛起一丘再向前行所以得名。六、七月始出冬月蛰伏。雨前先出天晴则夜鸣。它与螽同穴才有雌雄。平原水泽地山地都有。味咸性寒无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