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无字碑”和“秦刻石”是什么?

它们都有什么历史意义?
相关的资料都写上好么?
谢谢勒...
回答的好,我会追加分的!

无字碑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不过,核以史实,这种看法颇难成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可见,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碑是刻有文字的,并.不是无字碑。再说,焚书之举是秦始皇在三十四年’(前213)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后施行,因而不可能在六年之前就有了焚书的计划,并为此立无字碑。于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落殆尽,以致成了无学碑。但这一看法也有问题。从现存的无字碑看,风化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

由于上述两种说法都难以成立,又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可见,汉武帝确实曾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没有说他曾“刻石”,因此说“无宇碑”为汉武帝所立,不是没有理由的。清代顾炎武即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论证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别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顾炎武的看法是颇有说服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有一些疑问,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这毕竟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太符合。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

--引用
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臣下歌颂其功德,镌刻于山石之上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东观、碣石和会稽刻石七处

其字体皆为小篆,传为出自之手。原石大都湮没不存,琅琊台刻石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文辞已残,仅存二世诏书一段;泰山刻石仅存数字;会稽刻石至少在南朝时尚存,《南史》中有记载。这7篇刻石文,有6篇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峄山刻石文不载,但有五代时南唐的摹本传世,亦载其文。其余刻石文大多亦有摹拓本传世,其中如会稽刻石摹本,文字尚有几处与《史记》所载不同。
秦刻石的内容主要是颂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以及统一后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效果,虽多溢美之词,但可以从中看到秦王朝统一中国以后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及历史作用。如《琅琊台刻石文》,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东到琅琊台(今山东胶南县)时所作。通篇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后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作了全面的颂扬,其中如“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的叙述,可以与史籍相印证,反映了统一封建帝国的新气象。
秦刻石是“雅”、“颂”歌功颂德传统的延续,但在形式上较之颂诗更加注意形制的整齐,基本是四言韵文;语言上又缺乏“雅”诗的清丽隽永,而是刻板典重,重叠堆砌。除琅琊台刻石为双句押韵外,其余均为三句一韵,这是秦刻石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作品有一定影响。象唐代的《走马川行》、的《大唐中兴颂》等都为三句一韵。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的碑志文也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4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O.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他们在赋诗吟咏时表述了上述看法。如明代王在晋称:“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代乾隆皇帝更断言:“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不过,核以史实,这种看法颇难成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可见,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碑是刻有文字的,并不是无字碑。再说,焚书之举是秦始皇在三十四年(前213)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后施行,因而不可能在六年之前就有了焚书的计划,并为此立无字碑。

于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化剥落殆尽,以致成了无字碑。但这一看法也有问题。从现存的无字碑看,风化的情况并不严重。而且它在宋代已被称为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一百四十六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

由于上述两种说法都难以成立,又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可见,汉武帝确实曾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没有说他曾“刻石”,因此说“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不是没有理由的。清代顾炎武即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论证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别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顾炎武的看法是颇有说服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有一些疑问,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这毕竟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太符合。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在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的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镌刻着由丞相李斯篆书的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唐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编辑词条
第2个回答  2007-11-11
无字碑
无字碑位于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重达百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首雕刻了8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上有《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因而这座无字碑历来闻名遐迩。

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宗死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乾陵地面的主要大型石雕——无字碑也很有可能是当时树立的。又从无字碑与述圣纪碑相互对应来看,很可能两碑是同时树起的。由此看来,无字碑无疑是武则天树立的。

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入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

宋金(960-1234)以后才有游人题字于碑,成为有字碑。1135年女真文字刻《大金皇帝都统经略记》保存比较完整(旁有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巍巍无字碑,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说得形象一点,它的确称得上是一部跨朝代的石质巨书。这可能正符合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臣下歌颂其功德,镌刻于山石之上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峄山、泰山、琅琊台、之罘、东观、碣石和会稽刻石七处(见彩图[秦代琅邪台刻石(拓片)])。其字体皆为小篆,传为出自之手。原石大都湮没不存,琅琊台刻石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文辞已残,仅存二世诏书一段;泰山刻石仅存数字;会稽刻石至少在南朝时尚存,《南史》中有记载。这7篇刻石文,有6篇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峄山刻石文不载,但有五代时南唐的摹本传世,亦载其文。其余刻石文大多亦有摹拓本传世,其中如会稽刻石摹本,文字尚有几处与《史记》所载不同。
秦刻石的内容主要是颂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以及统一后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的效果,虽多溢美之词,但可以从中看到秦王朝统一中国以后发生的巨大的社会变化及历史作用。如《琅琊台刻石文》,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东到琅琊台(今山东胶南县)时所作。通篇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后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作了全面的颂扬,其中如“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的叙述,可以与史籍相印证,反映了统一封建帝国的新气象。
秦刻石是“雅”、“颂”歌功颂德传统的延续,但在形式上较之颂诗更加注意形制的整齐,基本是四言韵文;语言上又缺乏“雅”诗的清丽隽永,而是刻板典重,重叠堆砌。除琅琊台刻石为双句押韵外,其余均为三句一韵,这是秦刻石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对后世文学作品有一定影响。象唐代的《走马川行》、的《大唐中兴颂》等都为三句一韵。
秦刻石是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的碑志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