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男子称氏不称姓,秦国君主是嬴姓赵氏,但是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上把秦始皇叫嬴政?

如题所述

说秦国君主是嬴姓赵氏,是想当然的荒唐说法!虽然秦国君主与赵国君主都是本姓嬴,但是秦国君主的祖先是商末军事统帅嬴廉(因奔跑如飞而又称飞廉)的嫡长子嬴来(因为力大无穷为商朝猛将多次打败周军被周朝污名为恶来),是正儿八经的嬴老大!而赵国君主的祖先则是嬴廉(飞廉)的第三个嫡生儿子嬴胜,因为排行老三所以又名季胜~嬴老三名胜(关于商周换代战争不要看封神演义的全盘虚构式的神话小说)。嬴廉的嫡次子与其他儿子不详。因为嬴老三嬴胜学文而没有出征对抗周军,周朝推翻商朝后,既要树立忠君榜样又要惩罚多次打败周军的嬴来嬴老大,所以就赐封忠于商朝的名将嬴廉的老三后裔嬴胜为周朝嬴姓宗子,但只在山西霍山有一块食邑而没有爵位。所以,嬴老三嬴胜就得扶养大哥嬴来的儿子们。
其后嬴老三的孙子嬴增(因为排行老大叫孟增)因整理商朝文献有功,得到周成王嘉奖又增加封地皋狼。嬴老三的后裔嬴造成为周穆王的御驾护卫将军(车兵时代最热门的职业),因帮助周穆王平定徐偃王叛乱有功,正式赐封于赵地建筑赵城为首都,成为周朝第五等封爵即男爵诸侯国,即末等封国即男爵封国赵国,嬴造也因此美称造父或造甫,从此嬴老三家的后裔都以封国名号“赵”为姓氏。这个时候嬴老大的后裔跟着嬴老三的后裔姓赵是可能的。但是,末等封国的赵国刚刚建立不到两代,嬴老大的后裔嬴非谋到一个肥缺差事~周天子的陇西王马驯养官,因功赐封陇西秦地给嬴非作为食邑,也是没有爵位。这个时候易老大家后裔就迁移到自己的封邑秦地去了,其后裔都以封邑“秦”为氏(政治地位),嬴非也叫秦非。从此,嬴家兄弟正式分家,嬴老大家后裔不再跟着嬴老三家姓赵了!
周朝申戎之乱过渡到东周,秦非的后裔勤王有功,周平王迁都洛阳,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关中平原西部被西戎军队占领的土地赐封给秦非后裔,成为第四等爵位的封国,秦国首位君主就是秦襄子,爵位反而比嬴老三家的赵国还要高一等,所以秦襄子就追谥获得食邑而的秦非为“子”爵称号,还称秦非子。其后秦非子后裔经历五代才把西戎赶出关中平原,封地广大又为周天子建立西部安全防线,因功被升级为一等爵位的封国即公爵封国,于是秦国追谥勤王的第一位秦国君主为秦襄公。从此,嬴老大家封爵和土地都超过嬴老三家末等赵国(男爵),更不可能降低身份跟着嬴老三家姓赵!
但是,春秋时期的土奴制末等赵国产生了一系列杰出人物,得到一等爵位封国的晋国青睐而加入晋国统治阶层,因为发展强大晋国有功,陆续获得土地赐封,并等到周天子爵号升封,先后升为第四等的子爵(赵衰时期)、第二等的侯爵(赵烈侯时期)。不过春秋末大家都对周天子可有可无了,嬴老三家后裔得到很多封地,实力堪比一二等诸侯国,所以大家把正式建立封建赵国而时代英雄赵简子、赵襄子称作赵简主、赵襄主,赵襄主直接称孤道寡,根本就不把周天子爵位封号当回事。即便如此,嬴老三家后裔在侯爵封国时期仍然没有嬴老大家后裔公爵封国的爵位高,嬴老大家后裔仍然不可能降低爵位身份跟着嬴老三家后裔姓赵。
从历史发展和秦赵两国在周变爵位而变化来看,秦军君主可能跟着赵国君6主姓赵,最多两代人。其后秦国君主拥有独立封邑和封国,封国爵位一直高于赵国君主爵位,不可能降低身份跟着姓赵。秦国君主只能是嬴姓秦氏!这从秦始皇以前的秦国君主没有赵氏名字,即是明证。
既然秦国君主还是嬴姓秦氏,而不可能是嬴姓赵氏,那么秦始皇为何又叫做赵政呢?这个是不难解释的。因为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国人(所以叫赵姬~赵国著名女子的意思,不是嬴姓赵氏的赵,因为秦始皇之父不可能取同姓为妻子~即便秦国西戎化那秦赵君主从来没有婚姻关系),秦始皇之父质押在赵国同其母结婚,才生了秦始皇。秦始皇本名还是秦政,也可以叫嬴姓(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末期已经出现姓氏混称),但是因为秦始皇出生于赵国且母为赵人,在赵国度过了童年时代,所有又名赵政~是又名,不是唯一的名字!
综上所述,后世以秦国君主为嬴姓赵氏是因为秦国君主与赵国君主都是嬴姓而秦始皇又名赵政的一种附会性误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2
先秦人姓氏并存,作用各异,姓表血缘氏分贵贱(早期氏是贵族专有的),所以为了表明自己的贵族身份和族群,人们在名字前面是只加氏的。嬴姓里赵氏家族的人就被称为“赵某某”而不是“嬴某某”。
秦始皇被叫成“嬴政”,事实上是后世已经搞不清姓氏区别的人们的发明,而不是秦朝时的事。按照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习惯,秦始皇的名字确实就是“赵政”,与战国仅隔十几年时间的西汉对此是很了解的,所以不仅《史记》,《战国策》《淮南子》等汉代史书都明确记载秦国为赵氏。
由于近几百年来一些文人的“功劳”,“嬴政”这个错误叫法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给人民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现在若要全面修正恢复,首先必须要向人们普及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很冷僻的古姓氏制度和秦国的起源知识,这是不容易办到的,也不是十分必要的。
第2个回答  2012-03-10
先秦男子称氏,女人称姓。

这是错误的说法。
姓,源自母系社会,所以基本上都是带有“女”字旁的,比如:姬、姚、妫、嬴、姜......
到了父系社会,姓成了一个部落直系所拥有,而旁系要分出去的,分出去的不能称姓,只能称氏。
旁系越分越多,而直系越来越少,
旁系再分旁系,“氏”越来越多,“姓”则没增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姓”与“氏”就合称“姓氏”。

翻开今天的《中国姓氏大全》,你会发现今天的很多姓氏都是源自周朝皇族----姬姓
第3个回答  2022-03-14
先秦的“姓”与“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古文化体系,需要相当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才能理解秦国嬴姓赵氏的来龙去脉。西汉以后即便很多成年人甚至所谓的学者都搞不明白秦国赵氏的真实面貌,在这个问题上十分拎不清。何况历史教科书面向的只是一些低幼人群和历史知识很缺乏的人,加上其编者本身也只是普通的普及教育工作人员,不一定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你让一个自己都不怎么明白的人去跟一堆啥也不懂的小孩子解释啥是“嬴姓赵氏”啥是“分封”、“命氏”这些,是不是太难为人了?讲的讲不清,听的听不懂。反正社会上大家都以为秦始皇叫嬴政了,那就跟着叫呗。
第4个回答  2021-01-04
秦始皇非赵氏,韩非出使秦国上书《存韩》就是证据,否则就是把秦始皇和赵氏(赵国)一起骂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