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厦门同安明朝抗倭战争资料。

如题所述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狂,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地处同安县是倭寇常来骚扰的地方。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是年,大股倭寇袭扰同安县莲河、霞浯、珩厝、东园等沿海乡村,因无官兵抵抗,倭寇深入鸿渐山一带,将藏于一大山洞内的千余难民用浓烟熏死。后人为记住这一民族恨,称该山洞为“千人洞”。
  明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一批倭船屯泊厦门港外浯屿岛,分别劫掠同安、南安、惠安等县。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火烧浯屿寨,攻同安县城,知县徐宗奭率领军民上城抵御,以铳击伤倭酋后,倭众始退走。同年十一月,盘踞浙江柯梅(舟山北部)的倭寇3000余人,在海盗谢老、洪老(即谢策、洪迪珍)的导引下移巢浯屿。自此,倭寇不断劫掠厦门南北沿海诸县。
  明嘉靖三十八年夏,浯屿的倭寇和大批新来的倭寇,南掠龙溪、漳浦、诏安、长泰等县,北围泉州府城,并分股攻掠南安、同安等地。倭寇攻同安县城时,正值“久雨城圮”,同知李时芳带领军民“植木栅捍蔽”,县学教官吴金率诸生丁壮死守,倭寇久攻不下,遂转而焚掠郊外,居民房舍被焚数千家,梵天名刹雨华堂亦遭焚毁。倭贼从祥芝、石湖、乌浔等地分道出海,参将王麟率领舟师追击。
  明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倭寇自料罗登岸,焚掠同安浯洲(今金门岛),受害最惨的是官澳。当时官澳巡检司城内有难民万余人,他们推举杨克绍为首组织丁壮4000余人守城。因城高缺水,于四月初九日组织突围时城破。倭寇纵火屠城,城内外尸横遍地,妇女相携投海者不计其数,仅先头突围的200余人幸免被害。五月,倭寇攻后浦,后浦虽筑城未就,但民众早已结社练兵,协力防守,倭攻不入。后同安知县谭维鼎率乡兵渡海来援,城内自卫武装配合援兵夹击倭贼,终将倭众击溃,擒获倭酋阿士机、安尾达等7人。浯洲倭患“始终凡五十日,村社为虚”。不久,屯驻月港的3000余名倭寇移舟出港,官兵于海沧、白石、镇海、井尾等处伏击,每战皆胜;参将王麟、把总邓一贵又追倭于鼓浪屿、刺屿尾海面,击沉倭舟数十艘,俘斩数百人,哑哩国王孙上键、勾结倭寇的贼首徐老就擒,倭众大部坠海溺死。屯驻浯屿的残倭遂迁往南澳
    此后,俞大猷、戚继光分别率军横扫流窜广东、福建的残倭。至嘉靖四十五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冬十一月 倭寇盘踞浯屿,骚扰同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冬 盘踞浯屿的倭寇攻同安县城,知县徐宗奭率众将其击退。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倭寇又攻同安县城,指挥白震、同知李时芳率军民固守。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正月 倭寇屯踞海沧。
  四月 屯踞浯屿的倭寇攻陷浯洲,大肆杀戮。同安知县谭维鼎率兵救援。
  五月 参将王麟、把总邓一贵追击倭寇于鼓浪屿及刺屿尾,击沉倭船数十只,击毙倭寇数百名。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岳口“走康王公”
同安县岳口村在城南门外,是倭寇经常挠袭的地方,知县谭维鼎先后在同安三魁出米岩、县城南门击败倭寇。
1561年初,倭寇又一次窜扰岳口,乡兵立即奋起抵抗。但由于倭寇强弩利箭,十分利害,乡兵武备低劣,渐渐抵敌不住。乡民们就求神托佛,希望保佑平安。有人触景生情,见本村奉祀的康府元帅,俗称康王公的大佛像,头如巴斗,眼若铜铃,头戴“戽桶”(王冠)、身穿‘黑蟒”(黑战袍),坐辇约有一丈四方,辇上插着五营旗,十分威武,就心思一计,利用佛像作挡箭牌。这一倡议,得到大家赞成。就在四月初一日傍晚,将康王佛像装上木轮,推出去上阵,武装乡民紧跟辇后,摇旗呐喊,冲向倭营。倭寇不知底细,匆忙应战,拼命开弓射箭,乡兵凭借佛像挡箭,奋勇冲杀。倭寇在天色朦胧中,分不清是非真假,只见利箭射不倒大将军,以为天兵天将下凡,似潮水般涌来,眼见营栅被冲垮,一时阵脚大乱,加上城内军民,闻讯赶来支援,邻村乡兵,四面包抄,就一举全歼来犯的倭寇,大获全胜。

当天晚上,大家抬着“康王公”佛像,敲锣打鼓,奔腾欢呼,游行全境,庆祝胜利,俗称“走康王公”。为了纪念这次抗倭胜利,庆幸百姓免遭灾难,从此,岳口每年四月初一晚上,都要举行一次“走康王公”活动,寄托驱邪逐魔,消灾灭祸的愿望,成为当地的民俗。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月,从南澳来的倭寇与在福清牛田(今龙田)被戚继光击溃的残倭合股,再次围攻同安城未克,继而攻陷福全所城。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在仙游县城外被戚继光击溃南逃的倭寇围攻安平(今安海),闻戚军将至,继续南窜至同安。二月初五日,戚军追至王仓坪,斩倭百余人,倭众坠崖死者无数,余倭溃逃漳浦一带。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二月初五日 名将戚继光追击倭寇于同安王仓坪,斩倭寇数百人,坠崖倭寇无数。
  隆庆三年(1569年)
  四月 指挥张奇峰擒获侵扰同安沿海的倭寇,倭患乃平。追问

请问,现有史料证明同安大年初三不出门与抗倭战争有关系?很谢谢您。

参考资料:参考同安县志及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9
倭寇之患从明初以来就一直存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日本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代。早在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打进京都的足利尊氏废黜了后醍醐天皇,另立天皇,自任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京都。后醍醐天皇南逃吉野,建立朝廷,史称南朝,在京都的朝廷被称为北朝。后醍醐天皇为了恢复王权,推翻幕府,派他的儿子在九州设征西府。除了南、北两个朝廷外,还有许多割据势力——守护大名。他们掠夺财富,除互相争战之外,还常常支持和勾结海盗商人骚扰和掳掠中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元末明初的倭患。 朱元璋即位后,连续派使者到日本,以恢复两国关系,更重要的是为了消弥倭患。但由于日本处于分裂对抗状态,几次派使都毫无结果,倭寇侵扰日渐繁复。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到处受到劫掠。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不时侵扰中国沿海,造成洪武末年日渐炽盛的倭患。

戚继光抗倭

  统一日本的足利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也想肃清南朝的残余势力,打击海上盗贼,同时也想发展与明朝的贸易,获取丰厚的利益。于是,两国恢复了关系。明成祖时,双方建立了勘合贸易关系,明朝给予足利幕府贸易凭证,即勘合,日本方面凭勘合来中国进贡,进行贸易。明朝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消除倭寇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扰,足利幕府也积极剿捕倭寇。在足利义满死后,其子足利义持改变政策,双方勘合贸易中断,日本也不再剿捕倭寇,足利义满时期稍有收敛的倭寇劫掠又在中国沿海一带蔓延开来。  其后,在足利义教时期,中日勘合贸易又得以恢复。成化三年,即日本应仁元年(1467年),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足利幕府衰弱,勘合贸易制度遭到破坏,一些守护大名为了争得与明朝贸易的权力,抢夺勘合,没有贸易勘合的大名便进行海盗活动,明嘉靖中叶以后,中日勘合贸易完全断绝,倭寇侵扰日益严重。  明初,由于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因此倭寇未能酿成大患。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浙江 台州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拍手笑乐。倭寇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至嘉靖时期,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沿海一带私人经营的海上贸易也十分活跃。一些海商大贾、浙闽大姓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他们成群分党,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有的甚至亡命海外,勾结日本各岛的倭寇,于沿海劫掠。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与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同时一些明朝官僚也与这些寇盗建立了联系。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派朱绔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朱绔到任后,封锁海面,击杀了通倭的李光头等96人。朱绔的海禁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他们指使在朝的官僚攻击朱绔擅杀,结果朱绔被迫自杀。从此,罢巡视大臣不设,朝中朝外,不敢再提海禁之事。倭寇更加猖獗起来。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南汇县,闵电等募集千人抗击。同年倭寇进犯松江,营州商人孙镗捐资助军饷,还派人回家乡动员子侄前来参加抗倭斗争。当时有“吴中倚镗若长城”的说法。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苗、汉、壮、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朝爱国将领的领导下,于王江泾(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人,这是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以来,此为战功第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誓死抵抗,倭寇转攻长乐,城墙崩坏几十米,居民数千人列栅拒战,拼死防守。同年,倭寇袭击扬州,各地来扬州经商的商人数百人参加守城作战,郜姓商人射死倭寇首领,扬州城得以保全。  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第2个回答  2012-10-09
你找这些干嘛,我很有研究的哦
第3个回答  2012-03-21
历史忘记了..
第4个回答  2012-03-09
嘉靖二十年(1541年),大股倭寇袭扰莲河、霞浯、珩厝、东园一带沿海乡村,大肆劫掠。因无官兵抵抗,直至鸿渐山麓,将避难躲藏于鸿渐山一个大山洞的千余民众,用浓烟熏死。后人为铭记这一民族遗恨,名此洞为“千人洞”。
嘉靖三十七、嘉靖三十八年,倭寇袭扰同安,“焚城外居民数千家,官府传舍悉为灰烬”。梵天名刹雨华堂亦被焚毁。“日杀小嶝居民170余人”。
嘉靖三十八年,知县谭维鼎发动全民抗倭,编立保伍,更番校阅,选拔义总以率领民兵。组织160个社,实行社社联防。构筑碉堡110余座,以利巡逻防守。
是年,海贼谢万贯率船12艘,引倭酋阿土机等自浯屿陷浯洲(今金门),维鼎闻警,亲率民兵渡海增援,后浦民兵也载火器增援。民兵连战皆捷,活捉阿土机、尼安达等倭酋;漏网的倭寇败逃烈屿。五月,参将王麟、把总邓一贯在鼓浪屿海面追杀倭寇数百名。次年正月,倭寇复袭同安,在谭维鼎指挥下,民兵奋勇迎战,倭寇败退。六月,悍贼马三岱率领部队并引领倭寇劫掠东界,维鼎率领民兵迎战,在三魁山出米岩下,几乎全歼马三岱部众及其引领的倭寇。随后乘胜策反马三岱部。十二月,倭寇再次突袭同安县城南门外岳口村,村民奋起抵抗,维鼎率领军民内外夹击,大败倭寇。斩敌首级619颗,抚散一万数千人。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初二,倭寇突袭金门阳翟,百姓万余人避入官澳巡检司城里。城破,倭寇纵火屠城,城内积尸数尺,城外暴尸一、二里,妇女集体投海者不计其数。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五日,倭寇在戚继光军猛攻下,败退同安王仓坪,戚家军紧追而至,在同安民兵配合下,斩倭首数百级,倭坠崖而死者不可胜数。
隆庆三年(1569年)四月,倭寇扰同安。同安民兵奋勇配合指挥张奇峰,将入侵倭寇全部活捉。影响所及,泉属各县倭患俱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