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在中国封建王朝,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等级制度森严。这种森严程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称呼方面,“朕”、“寡人”、“陛下”只能用于皇帝,就连人的去世叫法也有着很鲜明的区别,皇帝去世称之为“驾崩”,诸侯去世称之为“薨”,士大夫去世称之为“卒”,而平民去世则称之为“死”。

同样,在人去世后所埋葬的场所也就演化去很多种规格,如“坟”、“墓”、“冢”、“陵”,它们所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坟”有很多种说法,如“土之高者谓之坟”、“筑土则为坟”,也就是从字面意思上看,将土堆积而上就形成了“坟”。

后来它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土葬方式,由于这种埋葬方式较为简单,只需将黄土挖起,将尸体放入坑中,再填入黄土并堆积土包,无需花费棺木钱和立碑钱,也就普遍流行于民间底成劳苦大众中。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坟”这种葬法是用于那些死不瞑目、含冤而死之人。因为坟葬土包垒起,意为死者心中不平,含有冤屈。如商纣王时期的比干因被陷害而死,等到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比干的坟就被加高,寓意为“鸣不平”。


“墓”常常与“坟”结合在一起,即“坟墓”。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坟”是有土包垒起,“墓”则没有垒土包,而是地表平坦。为什么会有这种分别呢?

因为在古时候,“墓”字同“莫”,而“莫”意为黄昏、夕阳西下,死者正式在此时下葬,和太阳一同隐没,因此,墓葬并不会向坟葬那样垒起土包。所以在古时候有一种说法:“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称墓。”


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埋土不如坟葬那样高耸,没有标记,不利于分便以及祭奠。所以发展到后来,墓葬演变出了立碑、刻墓志铭等习俗。同时,墓葬需要准备棺木,棺木又分为许多种,如楠木、梓木,这类材质的价格都比较高,并且立碑也需要准备石料请木匠雕刻,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花费,所以墓葬一般适用于富庶的大户人家。



“冢”在说文解字中意为高大的坟,也指将死者盖于墓中。“冢”与“臣”结合成“冢臣”,则寓意为朝廷重臣。

与墓相比,冢显得更加高大气派,但是即使家境富庶的大户人家有足够钱财建造的墓,也不能称之为冢,这种称呼多用朝中有官职、有贡献、身份尊贵的王侯将相。


同时在古时候还有一种名为“衣冠冢”的叫法,这指的是战死沙场的将士因找不到尸首,在安葬时只能用将士生前的衣冠代替,供后世祭奠。


陵,同“阜”,即大土山,而发展到后来,陵又成为了皇帝坟墓的专称。

在中国封建王朝,帝陵的修建往往是在皇帝在位时便已经开始了,同时为了展现皇权的威严,帝陵的选址和规模都很有讲究,而在建造中可谓是大兴土木。就比如秦始皇陵,在秦始皇驾崩后,皇陵依旧没有修建完成,可想而知其规模有多庞大。

同时,皇陵在修建完成之后,会有许多奇珍异宝,价值连城的古迹文物随皇帝长眠于陵中,如清东陵被盗后,就曝光出无数的文物,以及新中国时期在郭沫洛的领导下挖掘的定陵,也发现了许多的文物古迹,但有由于技术原因,许多文物损失惨重。

直至现在,如明十三陵,秦始皇陵等帝陵都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彰显着封建王朝时期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