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自己将来想成为怎样的家长,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如题所述

教育二字,要想做好,实属不易,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仅仅端正认识,提高素质,营造良好生活环境等等,是远远不够的,孩子教育还需要与学校,与老师相互配合,沟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做为家长,应愿意与学校积极配合,尽到子女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一、家长要作孩子的榜样。

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用双重标准来要求孩子,责人宽,责己严,这也是我教育女儿时使用的标准,要求女儿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然后让女儿给我挑毛病,找到一个一致的标准后让她和我一起做。这样,既让她懂得了规则,也让她在加深认识的同时得以提高。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力地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教育的效果必将越来越好。

作为父母,生养孩子,教育孩子,既是义务,也是责任,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多与孩子相处,共同学习,共同玩耍,真正走进她的心灵,成为她的朋友,这正是我要努力做到的。

二、与孩子相处多一些鼓励,少一点责骂。

每个孩子都是由优点和缺点组成的,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由表扬和批评组成的,适当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表扬会使孩子变的越来月聪明。原来孩子不愿与我独处,就是因为她刚记事时,我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动不动就对她发火,吵她,结果,她不但没有掉原有的缺点,反儿变得行动迟缓,不愿与大人多交流,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及时改掉了这种毛病,及时发现女儿的长处并不断鼓励,她不但渐渐变得善谈,而且学习也产生了兴趣。

有专家分析,孩子在受到责骂或挨打后智力会下降。的确如此,孩子的学习是情绪型的,在消极的情绪中,学习效率最低。批评、指责、讽刺、挖苦,只能增长她的消极情绪,在辅导她写字的时候,我感受最深。教她练习一个字,学两遍没记住,你骂她一句或者打一巴掌,想让她记住,可是她两眼含泪,眼睛直盯着你的脸色和巴掌,脑子里光想着挨打挨骂的事,结果越写越慢,越写越差。孩子只有在宽松的心理环境里才能静心的学习,收效才明显。

三、锻炼孩子,培养自立

锻炼孩子,培养自立是不容忽视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不可能一帆风顺,她在成长中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也不可能陪她一辈子。我们让她了解国外的孩子是怎样自立的,她很受启发,我们平时主张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端菜、刷碗、擦桌子、扫地,洗小衣物,整理自己的物品等,让她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懒惰是万恶之源的道理。还要培养她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勇敢素质等,只有具备勇敢面对,才能在广阔的海洋上自由地展翅翱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1
1. 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 .吸收教育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3. .耐心倾听孩子: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 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5. 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 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 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 盛怒时不管教孩子: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10. 真诚对待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