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玩游戏又很认真怎么办

如题所述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使许多父母头痛的问题,要矫正此毛病,可从孩子的健康情况、个性及家庭环境入手。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因此,判断孩子是否孩子不专心,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其二是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日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后者其实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将注意放错。只要家长用心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会有惊人的表现和成就。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甚多,在生理方面,孩子若身体不适,警力或知觉发展不良,天生好动,以及神经系统或大脑微功能发生问题时,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些情况都必须由医生检查和治疗。此外,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这些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和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 除了解决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亦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

例如,孩子玩游戏时全身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家长切不可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平时家长可以将游戏时间与日常生活配合恰当,并指定一个固定的玩游戏的角落,将环境安排得有条不紊,以减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长亦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们借着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大人的责备。

此外,家中的气氛亦必须稳定,避免经常搬家及家中太多的人出入。亦切忌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使他们左顾右盼,不知所措,而无从培养仔细、有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件的习惯。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但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更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对于年龄小的幼儿,可从说一则故事开始,不断地增加数量来加以训练。至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则鼓励他们做有兴趣和可胜任的工作,并且做完一件以后再开始做另外一件,投入的时间逐渐增加。除了要他们自已提醒自已不分心以外家长亦要表现和善的态度。只要采取这些方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即可改善。

值得家长注意的一些信号

一般而言,有了爱他们的父母与和睦的家庭,大部分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适应学校的环境。不过,你还不能就此以为万事大吉。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容易发生变化,所以父母还得经常留意,特别要时常注意那些足以引起麻烦的信号.

“恨学校的表现”是一种极值得注意的信号。或许所有的孩子都会说一些学校不好的话,如“我们学校的操场真差常劲!”“那个电脑教室实在是太小了,两个人合用一台电脑真没劲。”和“学校发的作业本的纸张太差了。” 等。如果说,孩子只是由于偶发的一些不愉快,或是由于不这样说,别的学生会觉得他奇怪,这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如果他时有这样表示,而且表示得非常痛苦,那就非常值得家长注意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赶快找出其中道理,以求补救。例如,一年级学生玲玲在上学的开头一个月显得很高兴,放学回家后经常对父母说“我今天又和某某同学成了朋友”、“今天老师又请我回答问题了”、“老师表扬了我”等等。一个月后,有一次在吃晚饭时候,她突然说:“象奶奶这样多好,用不着去上学了!”开始的时候,她父母没有在意。可后来发现玲玲几乎每天都会讲一些这类的话,而且对学校的事情明显地表示出不高兴。对此,玲玲的父母不敢怠慢,马上与学校的老师进行联系。通过联系,他们知道了孩子不高兴的原因是拼音过关考试的成绩不理想。于是,他们就为玲玲买了一盒汉语拼音的磁带,在家里辅导她读写拼音。不久,孩子的拼音就过关了,她也恢复了原来的快乐。

孩子难免会在学校里做一些犯规的事,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学校的老师会用书面、电话或家访的形式及时地通知家长。对于老师给家长发出的“犯规通知”,必须予以重视。千万不要想理由来原谅自己的孩子,或是偏袒自己的孩子。老师发“犯规通知”,并不是想用此来威胁家长,也不是想让家长了解老师的苦衷。老师所发的“犯规通知”往往包含了孩子何以会如此和如何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的一些信息。例如,小辉的老师在家访的时候说: “你家小辉在学校里与同学打闹的时咬了人家一口。我问他为什么要咬人?他说,‘我妈妈说的,如果有同学打我就还打,打不过就咬’,我想这是孩子胡扯(这是老师为了照顾家长的面子)。不过,希望家长能够向孩子强调,有事找老师。”

“成绩差”也许用不着说,大部分家长都十分注意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幸的是实在太注意了。每当学校进行考试,家长遇到孩子的第一句分数而读书。成绩好的孩子志高气昂,成绩差的孩子显得灰溜溜的。对于孩子的成绩差,先要看孩子是否努力。如果孩子话就是“考了多少分?在班级里的名次是多少?”这种过分的注意,结果是使孩子们只是为了学习不努力,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设法让他努力学习;如果孩子的确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了(这一点可从老师那里得知),功课还是不行,那就得好好研究研究,找出原因,想法补救。以求补救。如果孩子根本不想学习,那必须赶快从各种可能的方面.掌握儿童学习心理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常采用加班加点、拼命灌输、打骂惩罚等手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关键是不了解儿童学习心理的特点。下面列举几种学生学习成绩由差到好的例子,对某些家长或许会有所启迪。

高强的父母每晚安排他做作业达三个小时之久。往往一吃好晚饭就开始,到11点还不一定结束。高强也不"争气",人在书桌前,心在电视机上,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小便,心不在焉,忙碌不停,一小时能做完的功课,花了三小时还不能完成。父母怀疑他有多动症,高强却抱怨说:"反正做快做慢都要10点钟结束,干脆边做边玩。"为什么高强要马拉松似地做作业呢?原来,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最长时间仅2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限度,他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连续动脑筋做作业。高强的父母了解了这个特点后,妥善地安排了夜自修时间。从此,晚饭后高强除了做作业,还可以休息、玩耍,甚至看电视。虽然做作业的时间短了,但自觉性提高,作业做得又快又好。

二年级的杨光,平时不愿动脑筋做作业,东抄西凑地向老师交差,父母对此视若无睹。到了临考前两天,父母才硬逼着杨光挑灯夜战。杨光还真聪明,一读就记住,不到10点钟就可以收兵了。谁知考试结果只有70分。父母长吁短叹,说这孩子忘性大。为什么杨光前一天晚上能背诵如流,第二天考试时却忘了一大半呢?原来,儿童的记忆有个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通过反复复习才能强化记忆,减少遗忘。杨光的父母得知这个道理后,改变了过去"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注意平时的学习与复习,杨光的成绩很快达到90分以上。

李玲才二年级,父母就给她开"小灶",每晚做完作业之后,就认真地教她学英语。父母教得很费劲,李玲却瞌睡得要命,学了一小时还记不住一个单词。是她太笨了吗?不,是因为她对枯燥的字母、单词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李玲的父亲改用形象、生动的教育方式,不到一个月,李玲就能用英语对客人作简单的应酬。

秦华四年级了,平时比较贪玩、任性,成绩不好,常挨父母打骂。这次考试前复习他很努力,约束自己,认真温习功课,结果得了85分。老师表扬他,同学们也称赞他。秦华兴冲冲地回到家,满心希望也能得到父母的好评。不料却遭到母的冷嘲热讽:"85分有啥稀罕,真没出息!"秦华一怒之下将课本撕得粉碎,忿恨地说:"为了读这些书,不知挨了多少打,好也不是,坏也不是,干脆撕掉。"后来通过咨询指导,秦华的父母懂得了在孩子的教育中,表扬和鼓励起着积极作用,而过多的批语指责,往往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知错就改,秦华的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成绩节节上升。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家长一旦掌握了儿童学习心理特点,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辅导孩子的学习,就能取得良好效果。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靠家长和老师,平时细心观察,因势利导,就能收到成效。
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2

注意力是孩子常见的一个问题,孩子的世界不同于大人,他们自身的控制力比较有限。在我们心理咨询中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很多。通常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1、现实一点

孩子天生就是好动的,调皮的,如果真让他像大人一样坐着一动不动,那真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要求他十几分钟安静地做同一件事其实都是超出他能力之外的。

2、做孩子的引导者,不越界

不越界,让孩子去探索,在未知前路的情况下,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这样,他才会集中注意力,专注脚下的路。

3、对电子产品有节制地使用

很多研究都指出,电视、视频、电子游戏等对儿童发展专注力有较大的危害。这种状态下,孩子其实并没有主动地调动他们控制专注力的肌肉群,而是刺激过度的状态,简单说就是“目光呆滞、大脑放空”状态。

最后,带孩子参加一些专注力培训的项目,比如心理沙盘、《普蕾成长计划》、游戏治疗之类的对于孩子专注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2个回答  2014-08-12
正常,要适当的引导,因为你让他感觉到无聊,他才会喜欢玩游戏,你可以说让他作2小时作业玩半小时,不要强迫孩纸别玩,这样会增加逆反心理,就不会在你目前玩了,你都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20-02-20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应该在学龄前就开始。这是因为,学前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一些学习活动为孩子的正规学习准备条件。良好的注意力,就是必备条件之一,能够使孩子上学后学习专心。可是,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学龄前学了多少字、画了多少画,而忽视了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致使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很难适应正规学习,表现在上课时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当孩子在上小学时就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后,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呢?

首先,应从生活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按时作息、用过的东西还原、做好每一件小事。
孩子天生有一种好奇心,那些从未见过或听过的事物都能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家长应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观看奇花异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筑,以培养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遇到不感兴趣的内容时,仅靠注意力是不够的,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心理学家指出,自控力是驾驭人类活动和行为的最高指挥官。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如练乒乓球、练书法、做手工活、下棋等等,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训练最好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以便形成一种心理活动的定向。 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家长不要整天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要鼓励他们从事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及兴趣,并借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作息不定时、生活无规律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主要原因。学习是脑力劳动,要消耗大量的脑内氧气,若望子成龙心切,整天强迫孩子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学习活动,必然造成孩子大脑疲劳而精神分散。心理实验证明:4岁孩子注意时间10分钟,5~6岁儿童也15分钟,7-9岁的孩子20分钟。因此,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要学习,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非常重要。
另外,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切断一切干扰源,如看电视、大声说话、走来走去、一会儿看孩子做作业、一会儿给孩子送水果等等。除此之外,家长也可认真看书学习,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据调查,“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令无数家长头痛,要矫正此毛病,必须从家庭环境入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注意力不稳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二是心不静,常常分心、走神。只要家长用心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所做的事情上去,往往会有惊人的表现和成就。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很多,在生理方面,孩子若知觉发展不良,天生好动,以及神经系统发生问题时,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些情况属于生理障碍,应该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此外,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这些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和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 除了解决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也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例如,孩子玩游戏时全身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家长切不可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平时家长可以将游戏时间与日常生活配合恰当,并指定一个固定的玩游戏的角落,将环境安排得有条不紊,以减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家长切勿要求孩子做不感兴趣或超过能力所及的事,以免他们借着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大人的责备。也切忌同时买太多的玩具及图书给孩子,使他们左顾右盼,不知所措,而无从培养仔细、有耐心、反复和专注一件物件的习惯。

那么,怎样让孩子上课不走神?
上课不能持久地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常常做小动作或跟同学讲话;记不全或记不住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和事情;听到有掉笔声就扭头去看,等等,孩子这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的问题常常困扰着家长和老师。
其实,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除部分真正患有“多动症”外,相当多的是由于自控能力差。由于自控能力差,他们不能自主地选择“我应该做什么”、“我不应该做什么”。据调查,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们不是不想认真听讲,而是没有能力去约束自己专心听讲。

那么,应如何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呢?

一、延迟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如孩子要东西急切,家长可以要孩子讲出3

个合理的理由,否则不予满足;

二、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抗干扰训练,如在有噪音的环境中大声

朗读、静心抄写;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如让鸡蛋站起来的训练,

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四、进行日常行为训练。通过“自我督导”训练,孩子可以自觉地检查自己的

为,并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

五、进行意志力的训练。家长可以选取1-2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或游戏对

孩子实施训练,让孩子的意志力变得坚强起来。

实践证明,只要家长按照以上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在1-3个月内必将有惊人的变化,注意力也有巨大的提高。随着自控力和注意力的提高,孩子的成绩必将直线上升。
第4个回答  2019-03-26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现在的小孩子都喜欢玩,电视,手机游戏都是孩子感兴趣的,所孩子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会特别投入,很专注,假如能把这样的专注能力用在学习上就好了。
其实孩子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很大的原因还是从小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制能力,缺乏兴趣所导致。
就拿数学来说吧,本身数学就是很难得学科,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就像是“噩梦”一般,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兴趣,导致不行学, 学不进去,这样的状态注意力肯定不集中,很容易被一些其他事物所吸引。
家长应该从小对孩子进行兴趣爱好的培养,对于一些学习上不好的坏习惯要及时纠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的周围环境因素也很重要,要从小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思维类培养课程来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学习习惯,专注能力的培养,比较推荐火花思维的课程,可以试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