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厂的基本简介

如题所述

二七厂,属国有大型企业,被誉为“新中国的火车头”。
前身是建于1897年清朝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厂”,1948年12月改称“铁道部长辛店铁道工厂”,此后六易厂名,1966年9月改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工厂坐落于北京西郊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卢沟桥畔,是举世闻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是铁路牵引动力内燃机车的专业生产厂。
1958年6月15日,长辛店铁路工厂在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厂职工仅用了25天的时间,艰苦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制造出了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当时,《工人日报》报道说,“长辛店铁路工厂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结束了工厂只能修理,不能制造的历史!”
1958年9月6日,经过88天的大会战,又造出了中国第一台600马力内燃机车。
1969年3月30日,毛主席指示说:“二七厂生产问题,当前以修为主,制造为次,可以搞点制造,多搞几次实验,方向要往这上走。”
上世纪 70年代,工厂制造成功“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几十年来,他们先后制造出中国功率最大的、6000马力北京型液力传动货运内燃机车,以及各种车型的干线大功率内燃机车。东风7内燃调车机车,担负着全国和北京等地繁重的干线客货运输、站段调车场的调车任务,成为新中国铁路运输的“火车头”,为60年来共和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3年被国家统计局确定为中国500家最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之一。 现有职工52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3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0多人,工厂占地面积104.3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近5亿元。各种机械动力设备3000余台(套),其中大型曲轴磨床、三座标仿型铣床、龙门镗铣床、蠕动进给磨床、TS-50数控车床、MANDELLI-M8H加工中心、精密齿轮检查仪、双频激光干涉仪等设备均为国内先进水平。 可追述到1897年,比利时人修建的位于永定河畔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1900年工厂被义和团烧毁。1901年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利用卢沟桥机厂残余机械迁至长辛店三合庄建立了“长辛店铁路机厂”,属京汉铁路局厂务处厂务总管(管全路几个工厂,驻长辛店)管辖。工厂是著名的1923年“二七”大罢工发源地。1937年7月-1945年8月,工厂被日本占领,厂名为“华北交通株式会社长辛店铁路工厂”,时有职工3433人。
1945年8月国民党政府接管工厂后,由交通部特派员办公室直辖。后期改为平津铁路局领导,又改为平汉北段管理处领导。临解放时全厂共有职工2457人。工厂历经比利时、法国、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统治,解放前只能从事蒸汽机车和客、货车的简单修理。
1948年12月14日长辛店解放,工厂时有员工266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工厂先后改名为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工厂、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1958年6月15日工厂试制的第一台建设型蒸汽机车问世,结束了60多年来只能修理不能制造的历史。1958年9月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建设型600马力电传动内燃机车)。1960年工厂开始进行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早期研制,1970年9月造出中国当时功率最大的3970KW北京型货运内燃机车。其后,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进京火车不冒烟”的指示,于1971年9月试制成功北京型客运内燃机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机车一直是中国铁路客运主型机车。1975年6月工厂正式转产制造内燃机车,结束了修理蒸汽机车的历史。 2006年11月,工厂进行主业改制,职工代表组长会议通过了公司改制方案。召开了公司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会,确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了《公司章程》。并完成了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商注册,及新公司股权转让前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工作。随后,在集团公司的运作下,新公司的股权转让在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司通过资产重组、业务整合,参与技术引进,组装生产的第一台“和谐”型国产化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正式落成,这标志着公司已经初步掌握了电力机车组装和调试技术,正式跨入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制造领域。2007年按照中国北车集团公司整改上市工作总体方案,公司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注册成立新一人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全面继承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有限责任公司轨道交通装备生产资质和相关业务,于2007年7月9日完成工商注册,2007年8月1日正式运转。2009年HXD3型电力机车已批量生产。为适合中国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需要,2007年起,工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高端铁路养护工程机械。现公司生产的AHM800R型路基处理车、GMC96型钢轨打磨列车等大型养路机械开始交付用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