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骑兵和弓骑兵有什么区别?

比如乌恒的突骑和成吉思汗的弓骑。

欧洲骑兵以重装骑兵为主,中国(包括少数民族)以轻装骑兵为主,但不是说中国就没重骑兵,欧洲就没轻骑兵,蒙古的轻重骑兵就是6\4开的.欧洲的一个重骑兵需要3个随从,而且从马上摔下了,靠自己的力量是站不起来的(有一次在十字军东征中,欧洲重骑兵和土耳其轻骑兵相遇,伤亡了3000人,大部分是从马上摔下后,爬不起来受的伤,当然因为盔甲厚,死的人也极少).他们冲击速度不超过20公里\小时,而且容易疲劳.但他们冲击威力惊人,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世界上几乎没有一支军队能挡住他们.他们一般使用长矛和铁锤、马刀等拼刺武器,靠集体的冲锋和力量与盔甲的结合取胜。中国的骑兵,又很大部分是带投掷型武器如弓弩,甚至小型投石炮的轻骑兵。作战时,先由轻骑兵用投掷型武器打击敌人,发现敌军弱点,消弱敌人的防御,再投入重骑兵进行攻击。当然,总的来说欧洲的重骑兵在训练上,装备上,和经验上要胜过中国重骑兵(主要是汉族重骑兵)。中国对重骑兵的重视也不如欧洲,这是和两方所处的环境及历史有关。 重骑兵在中国的出现是与马凳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分不开的,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马凳是在西晋永宁二年的骑士俑上出现的。风衣对马凳的研究没有丝毫兴趣,所以在这儿只是简单的说两句:马凳为骑兵更好的控制战马提供了条件,也为中国重装马铠—— 甲骑具装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甲骑具装的历史说起马铠,对历史影片比较感兴趣的人会马上想起《Brave Heart》 和《敦煌》这两部电影。但是其中真实反映古代重骑兵的是《勇敢的心》,中日合作的《敦煌》历史错误太多,装备更是错的 一塌糊涂。

  中国南北朝时期标准的马铠,历史上称为“甲骑具装”,由六个部分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当然还配备有马鞍和马凳缰绳之类。“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其实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当胸;马身甲; 搭后,就是马匹前中后的大片护甲;而寄生比较有特点,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这样装备的战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冲上去砍马腿,否则很难直接杀伤它。那么步兵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就要谈到甲骑具装重骑兵的使用了。

  西汉时期中国只有轻骑兵,所有的战马都是赤膊上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在战马的胸部装上皮革制成的“当胸”,这个在《三国志。鲍永传》里有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比较完善的马铠,但是当时这种装备非常的珍贵。曹操在《军策令》中说到袁绍有三百具马铠,然后伤心的说自己的军队连十具也没有。

  到了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上万骑兵部队加在一起还是只有几百具马铠,重骑兵的比率不过只占全部骑兵的百分之三。这时的马铠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长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护甲。

  到了战争天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伟大统帅和伟大舵手都发现马铠是一样可爱的装备。这时在一场战役中出现的马铠甚至达到上万具!!!石勒消灭末邳的战役中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击败姬澹的战役中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另外 这时的中国马铠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大型甲片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甲骑具装的使用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铠甲装备和武器。当时骑兵装备最普遍的是西汉时代就开始广泛使用的“两当铠”,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铁甲,肩上有吊带系着。而“明光铠”就比较名贵了,防护效果也比较好。中国传统演义小说中出现的“护心镜”,其实是明光铠的变异。关于铠甲的详细情况另文撰述,这儿不多展开。当时骑兵用的武器中最有特点的就是“槊”。

  《释名》上说的槊长一丈八尺;而南北朝时期的槊,比如南朝梁大同三年制成的槊长二丈四尺。我不太清楚汉尺与现代公制的比例,一般而言骑兵用的一丈八尺的槊估计在两米至三米之间,那么南北朝的槊就要四米多了,这只是我的估计,有清楚汉尺的读者还请自己换算一下,南北朝的槊究竟有多长?这样的话,铁骑兵的使用就比较清楚了。

  《勇敢的心》中那些英格兰的骑兵在我们中国算起来是纯粹的轻骑兵而已,但是电影中关于骑兵冲阵的情节还是非常真实的。下面我来模拟一下南北朝时期铁骑兵冲阵的过程。 休息阶段: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骑兵站在地上,也许在休息,也许抽出配备的弓弩来一两阵齐射。预备阶段:骑兵上马,提起长槊,大刀和长戟。开始调整队形。 缓行阶段:披着铁甲的战马开始往前移动,进入到敌军弓弩的杀伤半径之内。 小跑阶段:战马开始迈着沉重的脚步(负担实在不轻),开始前半段冲刺。冲锋阶段:面前就是敌阵!战马开始发力冲刺,铁蹄踏得地动山摇,骑兵们大吼一声,平端长槊冲入敌阵。

  中国和欧洲的马铠比较跟中国相比,欧洲没有真正的马铠。他们最普遍的是在马身上围一块布,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他们的骑士穿着龙虾式的铠甲,有空我会写一篇中国和欧洲的铠甲比较,证明他们的装备是多么的落后。最后说一下。《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用木杆对付英格兰骑兵的那套对付中国的铁骑兵是死路一条。对了,英国人居然把只占领了一个苏格兰的威廉。华莱士称为威廉大帝,真是......
早期的欧洲骑兵落后与我们。其主要原因是在欧洲马具落后,比如说欧洲马蹬出现在8世纪或9世纪(主要原因是为了lance-couching for knights)。马蹄铁最早出现在公元890年。欧洲正式马鞍的使用也不会早于12世纪。而我国的这几种装备的使用应早于欧洲。关于马铠的存在,欧洲是有的,早期以拜占庭重骑兵为代表,马匹备有scale armor。法军也为马匹备有plate armor 为了防范英军的长弓。人员盔甲方面:在中世纪的初期,西欧以chain mail(锁甲) 为主,在拜占庭是以scale mail (铠甲)为主, 并且重骑兵的战马上也披有铠甲。在中世纪的中晚期,plate armor (分德国设计和意大利设计两种, 通常一套重 40-50 公斤)开始站主导地位。在1214 年的Bouvines一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很多, 但伤亡却少的惊人。证明了 plate armor的防御之强。战术应用方面欧洲是把骑兵作为突击力量,以骑士为主, 强调少而精(原因在於装备昂贵,骑士人数较少)。并且很多时候是以“预备队”的方式存在。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冲击敌人,或突击敌人的两翼。在面对纪律严明装备优良的敌人时, 通常会出现突击,战术性后撤,再突击,再后撤。 比如1066年的Hastings, 诺曼骑兵整整突击了一天, 最后还是要靠诈降来吸引英军步兵的追赶,这样才乱了英军步兵的盾墙阵容。在电影kingdom of heaven 中有一个俯视的场景,可以清晰的看到十字军的骑兵在冲击是的阵形转变。非常经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0
突骑兵和弓骑兵是按作战方式分类(通常游牧骑兵才这样分),肉搏的是突骑,射箭的是弓骑,但纯粹意义上的突骑和弓骑是很少的,一般都是兼具二者功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0
简单来说突骑兵一般负责正面冲击,弓骑兵负责从两翼包抄,利用弓箭打乱敌人阵形
第3个回答  2013-09-20
突为近战骑兵,弓为远距离骑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