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五大要素”及“六大上目标”是什么

除了:人、机、物、法、环,还有啥?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要素”:1、生产人员(人) 2、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3、生产物料(料) 4、工序管理(法) 5、生产环境(环) 6、质量检查和反馈(测)

也就是说除了人、机、物、法、环,还有测。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目标”:

其中,前三个目标主要是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需求,后三个目标偏重于企业内部管理。

1、质量(Quality)

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设备质量,产品质量作为顾客的主要需求,是现场管理的首要目标。产品质量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品率、合格率、不良率、报度率等,还包括顾客抱怨次数、顾客退货次数、顾客退货金颇等。设备质量主要体现在:设备停机时间、设备停机次数等。

2、成本(Cost)

是价格的主要构成。较低的价格是企业占领市场时的一把利剑,相对低廉的成本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成本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成本在生产现场主要表现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报废率、呆滞物料数量或金额、物料周转率等。

3、交货期(Delivery)

体现的是企业将产品制造完成后交付给客户的时间。交货期目标主妥体现在:交期达成率、延迟交期天数等。在生产现场,与交货期关系最密切的指标是生产进度。

4、生产效率(Productivity)

是满足交货期、生产计划的重要手段,对交货期这个目标有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还影响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越低,需要人员或设备的数量就越多,生产成本就越高。效率目标主要体现在:人员生产效率、设备生产效率、生产线平衡率、标准工时、工时利用率等。

5、安全(Safety)

主要是指人员的安全(而不是与机器故障、损坏相关的设备安全)。对安全的重视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安全指标主要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班组安全活动次数等。

6、士气(Morale)

影响着企业的氛围与企业丈化,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等方面与士气密切相关。主要士气指标包括:离职率、员工满意度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0
现在提倡六大要素:人、机、料、法、环、量(测);
六大管理目标:质量、安全、成本、进度、信息、合同。
第2个回答  2019-05-30

    现在提倡六大要素:人、机、料、法、环、量(测);

    六大管理目标:质量、安全、成本、进度、信息、合同。

    拓展资料:

    1、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就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 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检测方法)、环(环境)、信(信息)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第3个回答  2021-08-03

五个要素:生产厂房、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生产人员、生产资金。生产管理目标包括成本、效率、交期、品质、技术、安全管理。

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1、现场实行“定置管理”,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生产;

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工艺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

3、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及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

5、建立和完善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能;

6、搞好班组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生产管理的价值:

1、采购、销售、库存、生产数据高度统一,使企业物流、现金流和信息流管理变得简单高效。

2、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实时掌握终端销售、库存信息,优化商品库存结构,避免出现商品积压。

4、及时掌握商品畅销、滞销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经营风险。

5、精确管理生产全过程,掌控业务细节,帮助企业合理采购、合理安排生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24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要素”:1、生产人员(人) 2、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3、生产物料(料) 4、工序管理(法) 5、生产环境(环) 6、质量检查和反馈(测)
也就是说除了人、机、物、法、环,还有测。
生产现场管理“六大目标”:
其中,前三个目标主要是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需求,后三个目标偏重于企业内部管理。
1、质量(Quality)
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和设备质量,产品质量作为顾客的主要需求,是现场管理的首要目标。产品质量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品率、合格率、不良率、报度率等,还包括顾客抱怨次数、顾客退货次数、顾客退货金颇等。设备质量主要体现在:设备停机时间、设备停机次数等。
2、成本(Cost)
是价格的主要构成。较低的价格是企业占领市场时的一把利剑,相对低廉的成本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所以,成本是现场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成本在生产现场主要表现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报废率、呆滞物料数量或金额、物料周转率等。
3、交货期(Delivery)
体现的是企业将产品制造完成后交付给客户的时间。交货期目标主妥体现在:交期达成率、延迟交期天数等。在生产现场,与交货期关系最密切的指标是生产进度。
4、生产效率(Productivity)
是满足交货期、生产计划的重要手段,对交货期这个目标有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还影响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越低,需要人员或设备的数量就越多,生产成本就越高。效率目标主要体现在:人员生产效率、设备生产效率、生产线平衡率、标准工时、工时利用率等。
5、安全(Safety)
主要是指人员的安全(而不是与机器故障、损坏相关的设备安全)。对安全的重视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安全指标主要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班组安全活动次数等。
6、士气(Morale)
影响着企业的氛围与企业丈化,员工的归属感、凝聚力等方面与士气密切相关。主要士气指标包括:离职率、员工满意度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