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丰都城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时候修建的?

如题所述

  丰都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处长江上游,全县幅员面积291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丰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枳县划出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着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有生动描述,颇富传奇色彩。

  丰都县境内主要景观有:丰都名山、双桂山、“鬼国神宫”、“阴司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鬼神文化人文景观,也是西南地区最壮观的动态人文景观,这里还有建筑奇特壮观,密集程度大,时代跨度大、文化价值高,在全国实属罕见的汇南汉墓群;有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树人大鬼石刻,还有低海拨(海拨380-520米)的四坪森林公园,有三抚原始林场,龙河风景区(溶洞、漂流)等自然景观。

  所谓的「酆都鬼城」,就是传说中的阴曹地府,是已逝者接受审判的地方。而在人间设立酆都鬼城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带出「善恶到头终有报」的信息。鬼城最著名的景点,当然是渗透浓厚神话色彩的「奈河桥」和「天子殿」。它们到底有多神秘古怪呢?

  三段奈河桥 透视你所追求
  相传人死后要投胎转世之前,必须经过「奈河桥」,喝一碗「孟婆汤」,忘却前尘往事。人间鬼城内的「奈河桥」,当然没有孟婆汤供应,不过意义深长。桥共分三段,左段代表长寿健康,而右段则代表权位财富,过桥者选择哪段桥通行,就揭示出他们追求甚麼。的确,世间并没有完美,有得必有失。那麼,中间一段代表甚麼呢?情侣要特别留意,跟爱侣同行时,大家必须手牵手,以九步度桥,取其「长长久久」之意。想跟他长相厮守吗?执着他的手过桥吧!

  名山天子殿 呈现审判场面
  在鬼城内,抬头仰望,看见的除了有蓝天之外,还有位於名山之巅,教一众小鬼闻风色变的「天子殿」(「天子」,即阎罗王)。宫殿屹立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殿堂正中有一尊极具威严的阎罗王坐像,旁边还有天子娘娘坐像、六值功曹站像、四大判官和十大阴帅等,个个雕像都细致精美,栩栩如生,让每位到访者都能真切感受到审判时的压迫感。殿外还设有「东西地狱」(即「十八层地狱」),小人受刑时的凄惨场面活现眼前,气氛阴森恐怖。大家敢做坏事吗?

  其实,酆都鬼城要展现的,不是一个阴暗惨淡的地狱场景,而是要籍著描绘地狱,告诫在生的人要立善心。想深一层,这个鬼城,不但不阴风阵阵,反而还有丝丝暖意呢!

  古迹埋水底 气魄永不灭
  长江,以它贯通全国的气魄,得以成为古代经典战役的场景,缔造出多位著名的英雄霸主,以及编织起多段动人的传说故事。当中,以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巧布「八阵图」击退东吴陆逊一段,最为人津津乐道。

  话说,蜀帝刘备为报义弟关羽被东吴袭杀之仇,亲率大军兴兵伐吴,连胜十数阵后,东吴陆逊反击,结果被迫逃至白帝城。陆逊穷追猛打,追至白帝城,后来(据《三国演义》记载),陆逊被诸葛亮的「八阵图」所困,幸得孔明的丈人引路方能逃脱。「八阵图」就是孔明以石柱等布置以围困敌人的阵势,传说至今仍广泛流传於长江一带。然而,真正促使陆逊撤兵的,却是孔明入川前刻在石碑上的「东和孙吴,北抗曹操」八字。陆逊看见这八个字,恍然大悟,为怕曹魏攻袭而退兵。而这块石碑,就是「孔明碑」。可惜,「八阵图」和「孔明碑」,现已长埋水底。

  丰都鬼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鬼城要建在丰都呢?关于鬼城的形成原因,说法非常的多,但总的说起来,一共有四点:

  一是道教之说。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治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在遇到一 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正确的解释,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交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就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管理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管理地狱的魔王。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这是丰都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

  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今天天下闻名的“鬼城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