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真的把位传给雍正吗

为什么不是十四啊哥

是的 满语是清朝的国语,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不改满文。满文是竖写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
  清代的用语规范,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皇某子”、”而不能写成“某皇子”。仅将“十”字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
北京天坛
  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
  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仅从它的写法来看,改成“传位于四皇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再如,说“雍正进参汤下毒”,由于康熙对医道颇有研究,曾经多次说过,人参对于南方人比较好,对北方人不合适。所以雍正要真想做手脚,也不会公然用进参汤这一招。
  此外,说“隆科多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诏书偷改”,同样不合历史事实。皇帝在世时不宣布谁是继承人,只是把所选继承人的秘密谕旨写进诏书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到皇帝死后才当众宣布,这种做法叫秘密立储。这种制度是从雍正才开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8
高中历史老师回答您:康熙当然是把皇位传给雍正了!二楼的回答十分正确!我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民间会有那么多传言?其原因是这些传言多来自于清朝时期的“反政府武装”,也就是天地会和白莲教之流。他们为了证明清朝的统治名不正言不顺,从根上挖掘清朝的统治,因此才造出了“雍正篡位”“乾隆是江南陈家的”之类的传言。其实从有关康熙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传位给雍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想乾隆以后继位,而乾隆的父亲就是雍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18
  1、康熙驾崩前遗诏指明要雍正继位。
  2、人物简介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胤禛的年号,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师从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45岁。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
  3、人物成就
  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第3个回答  2012-03-18
的确是传给雍正的。关于康熙将帝位传于何人的有关秘辛,大多为后人穿凿附会(多在民间流传),特别是篡改诏书这一说法更是说不通,这很可能是后来出于某些需要加工的。
首先,清代定满语为国语,清代的文书,特别是清代前期的文件,都是满、汉文相互对照的。所以康熙帝的遗诏,必定要用满文。“如果说遗诏的汉文部分有可能被篡改的话,满文却是竖写,很难更改。”
其次,在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以前,通用繁体字,而於字并不能从十字修改而得到。
第4个回答  2012-03-18
这其实也是一个清朝疑案,但是我更倾向于康熙传位于雍正。
1、因为遗诏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不可能存在于改诏书之说。更何况古汉字“于”是‘於“
2、康熙在众儿子中,只封了三个亲王(除太子),只赏赐给两个儿子园林,只把两个孙子待在身边(包括太子的儿子),而雍正这三项都符合(封为雍亲王,上次圆明园 ,康熙把未来的乾隆皇帝弘历带在身边),足以见得康熙对雍正的喜爱
3、我觉得雍正在争夺帝位时也比较高明,比如太子被废的时候,其他皇子都在拉帮结派,勾结党羽,想要争夺皇位,只有雍正在一旁向康熙帮太子求情,解除太子手上的链条,而康熙 一向宽厚,必然觉得雍正有爱惜同胞之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