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和电场辐射有什么不同

电磁辐射和电场辐射有什么不同? 各对人体会造成什么伤害? 望能详细说明。手机和电脑是哪一种辐射??谢谢您!

平常所说的辐射其余主要是包括:工频电磁场、射频电磁场和电离辐射这三大概念,其中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属于非电离辐射范畴,这两种辐就是平常所说的电磁辐射。
中国电力工业(包括民用和工业用电)的标准频率定为50赫兹,故50赫兹又被称为工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工频电磁场存在于家附近的变电站、高压电线,家里的电吹风、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电器周围。当有电流通过电线或电器时,就会有感生磁场产生,其强度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工频电磁场是一种感生磁场,单位一般以特斯拉(T)计,按照国家标准,100微特(μT)以下,即为相对安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工频的频率很低,不足产生对外传播的电磁波,因此,工频电磁场不应该被称为工频电磁辐射,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场强度。

在物理学上,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因而我们平时常说的非电离辐射,一般就是指射频辐射。射频电磁场是指工作频率在100kHz~300GHz的高频、起高频、微波等电磁场。普通生活环境中的射频场主要由手机、基站、路由器、广播电视发射塔、微波炉、电磁炉和雷达等产生。这种电磁场的产生是由电器主动向外侧空间发射电磁波而形成的,故这种电磁场又叫电磁辐射,其计量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目前,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的标准比一些发达国家更严格,美国和日本的标准是功率密度3000微瓦每平方厘米,欧盟的标准是450微瓦每平方厘米,而我国的标准是40微瓦每平方厘米。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但是相比起来,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就要大得多。电离辐射又叫核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其种类很多,包括高速带电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质子)和不带电粒子(如: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电这些射线在照射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的分子键,造成断裂,会有致癌的可能,因此,让人们谈之色变。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判断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主要是看辐射的剂量(其国际单位是:Sv)和剂量率强度(其国际单位是:Sv/h)。

最常见的电离辐射要数去医院拍摄X光片、核电站以及各种建材的辐射(比如天然花岗岩的辐射等)。我们国家在电辐射辐射方面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标准,对于个人辐射安全标准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得超过下列限值:
1.由监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2.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3.四肢(手与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受到的平均剂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1.年有效剂量,1 mSv;
2.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a,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
3.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
4.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 mSv。

由此可见,衡量工频电磁场、射频电磁场和电离辐射这三者的单位首先就不相同。即便由此推算,也能发现这三者的能量产生形式本质上就不同。因此,虽然在平时都以笼统的“辐射”二字描述这三种“辐射”,但应当明白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不能一概论之,也应该明白对于这三种本质上不同的“辐射”是不能比较大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31
平常所说的辐射其余主要是包括:工频电磁场、射频电磁场和电离辐射这三大概念,其中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属于非电离辐射范畴,这两种辐就是平常所说的电磁辐射。
中国电力工业(包括民用和工业用电)的标准频率定为50赫兹,故50赫兹又被称为工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工频电磁场存在于家附近的变电站、高压电线,家里的电吹风、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电器周围。当有电流通过电线或电器时,就会有感生磁场产生,其强度会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工频电磁场是一种感生磁场,单位一般以特斯拉(T)计,按照国家标准,100微特(μT)以下,即为相对安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工频的频率很低,不足产生对外传播的电磁波,因此,工频电磁场不应该被称为工频电磁辐射,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工频电场强度及工频磁场强度。

在物理学上,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因而我们平时常说的非电离辐射,一般就是指射频辐射。射频电磁场是指工作频率在100kHz~300GHz的高频、起高频、微波等电磁场。普通生活环境中的射频场主要由手机、基站、路由器、广播电视发射塔、微波炉、电磁炉和雷达等产生。这种电磁场的产生是由电器主动向外侧空间发射电磁波而形成的,故这种电磁场又叫电磁辐射,其计量单位为微瓦每平方厘米(μW/cm2)。目前,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的标准比一些发达国家更严格,美国和日本的标准是功率密度3000微瓦每平方厘米,欧盟的标准是450微瓦每平方厘米,而我国的标准是40微瓦每平方厘米。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但是相比起来,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就要大得多。电离辐射又叫核辐射,是指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的射线,其种类很多,包括高速带电粒子(如:α粒子、β粒子、质子)和不带电粒子(如:中子以及X射线、γ射线)。电这些射线在照射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的分子键,造成断裂,会有致癌的可能,因此,让人们谈之色变。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判断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主要是看辐射的剂量(其国际单位是:Sv)和剂量率强度(其国际单位是:Sv/h)。

最常见的电离辐射要数去医院拍摄X光片、核电站以及各种建材的辐射(比如天然花岗岩的辐射等)。我们国家在电辐射辐射方面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标准,对于个人辐射安全标准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得超过下列限值:
1.由监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2.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 mSv;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3.四肢(手与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

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受到的平均剂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
1.年有效剂量,1 mSv;
2.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a,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
3.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 mSv;
4.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 mSv。

由此可见,衡量工频电磁场、射频电磁场和电离辐射这三者的单位首先就不相同。即便由此推算,也能发现这三者的能量产生形式本质上就不同。因此,虽然在平时都以笼统的“辐射”二字描述这三种“辐射”,但应当明白这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不能一概论之,也应该明白对于这三种本质上不同的“辐射”是不能比较大小的。
第2个回答  2019-03-21
两点不是就是一个是高频,一个是低频点,一般有专业设备一测就可以出来的。两种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中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生活中电磁辐射是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的。
第3个回答  2012-03-22
电磁辐射包括电场辐射和磁场辐射。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国际上还没有定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使用电器,就都会有电场和磁场,这两个东西是同时存在的。只要你不是处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下,就没有什么问题。手机和电脑都具有电磁辐射,只不过辐射的频率不同而已。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