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成功的例子!!

拜托了 各位大神

急着用呢
后天就交了

谢谢了!!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成功地例子
最好是国内的
等着写论文呢

1.瑞士日内瓦市的日内瓦湖,风光秀美,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湖,但它也曾变成死湖、臭水湖。上世纪70年代,日内瓦湖受到工业、农业和家庭废水的严重污染,湖中的鱼类濒临灭绝。

为了改善水质,瑞士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排污行为,建立了污水处理工厂,即便是处理过的污水也不会被排入湖中。由于这一湖泊一半属于法国,当地政府还建立了跨国水治污机制,促进两国合作联手应对河水污染问题……到本世纪初,日内瓦湖就已完全可以供人放心地尽情游泳、泛舟或潜水、赛艇,并且湖水可以直接饮用。
日内瓦湖的治理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进行改造被污染的河水;二是提高全民保护湖泊的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责任拯救日内瓦湖,拯救湖泊就是拯救每一个人;第三是制定严格的规章,严格区分污染物和非污染物,有污染的水绝不能流入日内瓦湖,并且在河两岸限制使用农药杀虫剂。在日内瓦,1/3的公园不使用杀虫剂。

2.“上游污染。下游遭罪”这是国内河流治理上的一个极普遍的现状。河流的流域性、动态性注定了河流治理具有跨越性,然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如何进行跨界合作,联手治理,浙江省流域治理中“异地补偿性开发”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借鉴例子。
“异地补偿性开发”是指把河流上游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引入下游县(市)开发区,产生地税利全部返还给上游地区的一种下游补贴上游的机制。如浙江省金华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为作为钱塘江、曹娥江和瓯江水源的磐安县设立了“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市源头地区磐安县生产用地,在这里产生的所有经济收益和税收都归磐安县所有。因为有了这块“飞地”,磐安拒绝150多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入驻,关闭了当地37家效益良好但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效减轻了钱塘江、曹娥江和瓯江上游的污染。
除此之外,浙江省为治理流域水污染,还采取了“内居外迁”的居民迁移政策,以实现保护和发展“双赢”。

3.)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科学家在长江中游一个湖泊通过种植水草实现生态治理的探索取得成功。这一成果有望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今年早些时候太湖暴发蓝藻水华事件,迫使中国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禁止向湖泊排污。“控制污染只是第一步。”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弘远说,“要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还需要走漫长的生态治理之路。”
  梁子湖目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公认的水环境保护最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健康型湖泊。自1992年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这里人工种植了近20万亩水草,加上原有的天然水草,水草覆盖率占到整个湖泊的80%左右。
  环保部门监测数据表明,梁子湖水域连年再现I类水质,整体水质保持在II类水质,可直接饮用,其生态系统多项指标在中国同类型重点监测湖泊中处于领先地位。
水面面积300多平方公里的梁子湖为湖北省第二大湖,位于武汉、黄石、鄂州等重工业密集的城市之间,生态压力巨大。从1992年起,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植物实验室开始在梁子湖开展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定位研究。科技部2005年正式批准建立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据梁子湖国家站站长、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介绍,水草和藻类是湖泊中的两类主要植物,它们相生相克,如其中一类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多,另一类就吸收得少,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所以,如果水草丰盛,就会吸收水体中大量氮、磷等生源元素,使湖泊处于贫营养或中营养水平,藻类不会大量繁殖,水质良好。
  于丹教授所领导的科研小组25年来在全国各地已采集15万多份水生植物标本,初步建成了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数据库。他说:“种植水草防止湖泊退化投入小、收效大,不存在技术障碍。”
  梁子湖的治理模式被成功应用到其他地区。1999年至2001年,浙江台州市水源地――长潭水库连续3年出现蓝藻水华,2002年,于丹的课题组从梁子湖运去草籽和繁殖体,在水库区域种植了一万多亩的草场,使水质恢复到II类,且2003年以后再没出现过蓝藻水华。
  近年来,中国湖泊生态功能退化问题十分突出。长江中下游湖泊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几乎全都为“草型湖泊”,湖中水草茂盛,自净能力强。后来,由于填湖造田、围网养殖及大量的农业、工业污染,很多湖泊水生植物已经灭绝,藻类大量繁殖,演变成“藻型湖泊”,湖泊面积不断减少甚至消亡。
  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表明,全国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最近50年已减少约1000个内陆湖泊。目前,“千湖之省”湖北的1000多个湖泊已锐减为300多个。而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相继暴发严重蓝藻污染并威胁到居民饮水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0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经过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归。

  (四)秦淮河重现碧波

  曾经在城市行进中不堪重负30多年的秦淮河,经过3年治理,其12.5公里长的主城段奇迹般重现碧水清波。为何秦淮河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资金从哪里来?南京政府独具匠心的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项目法人制。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环保、安居、景观、路网5大项目,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规划和指挥。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权成立集投融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公益性工程实施项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条块壁垒,5大项目统筹推进。随后,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开了市场化融资大门:沿河200米范围内开发3000亩土地融资;自来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度上涨0.15元,每年7500万,20年用于秦淮河治理。尽管3000亩土地还在土地储备中心排队,污水处理费也在等待调价指标,但是政府作出这些政策决定的会议纪要却已成了融资“敲门砖”,公司凭此得到了银行贷款22个亿。与此同时,南京市赋予公司两个特许经营权,一个是旅游特许经营权,另一个是广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所得用来弥补秦淮河建设的资金缺口。

  (五)多瑙河活力再现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多瑙河流域因为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入,曾经是一条国际性的黑河、臭河,既没有水生物存在,也不成为一条景观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如今的多瑙河是清澈的江水,大量水鸟在河中嬉水,还依稀可见到河底中的水草与卵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江河治理的成功典范,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07
日本近年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关于水污染这方面,也有很好的成功可借鉴。
日本琵琶湖水污染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治理措施:
   1)市政污水处理
   在日本释伽直辖县,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在2001年底达到69.5%,在日本的47个县中占第七位。为了阻止琵琶湖的富营养化,释伽县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都装配了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这对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很有作用,现在这些污水处理厂正准备引进先进的紫外线除污系统,将会更有效地除去更多的可降解有机污染物。
   2)农村水污染处理系统
   为了保持农村水质和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在农村社区建造了各种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设施、雨水处理设施和防止污泥形成的设施等。
   日本的释伽县在没有建造污水排放系统的地方安装家庭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处理各种从厕所出来的“黑水”和从厨房出来的“灰水”。其功能与污水处理厂相同,但是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一个星期),并且占地也不大。
   3)郊区雨水净化,减少点源性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高琵琶湖的水质,有必要减少支流的点源性污染,例如来自郊区和农村地区的雨水径流。因为雨水形成的最初径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有必要采取措施处理郊区和农村的雨水径流污染。
   4)河流水质的提高,流域环境的改善
   除了在琵琶湖附近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监测分析之外,水质监测和分析也在流向琵琶湖的河流上进行。在Kusatsu河,建造了一个水净化工厂,该厂使用泥沙过滤法进行净水,很有效果。这个工厂的设施利用泥沙除去受污染的河水中的氮和磷的污染物,在支流上减少了注入琵琶湖泊的污染物浓度。在Moriyama河,水流先流入一个小型水库,经过净化以后再注入琵琶湖。
   5)泥沙污染治理
   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琵琶湖的水质,包括湖底泥沙的挖掘和种植植被进行净化等。在湖区富营养化严重的地方,采取挖掘和其它方式来解决底泥污染和阻止营养物质溶解到水中。
   6)减少可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控制入流河流水质
   为了减少可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导致湖中COD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同时还表明:使用一种泥沙功能的系统可以有效破解和吸收这种有机污染物,进而控制湖中的COD水平,尤其是对暴雨形成的最初径流的处理,更加有效。
  7)森林保护
   适当的森林保护是保持土壤水交换能力的必须,为了促进森林保护,琵琶湖治理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修复由于灾害造成的森林破坏、创建灾害区的森林防护和完善森林的功能等等。
   8)改善雨水的下渗状况,提高农田持水能力
   为了提高雨水的下渗能力和农田的持水能力,释伽直辖县的农村社区引进了一种特殊的农业水灌溉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灌溉水能在农田间循环流动,同时有效地利用水库供水。
   9)提高城市绿带的雨水下渗能力
   为了提高城市地区雨水下渗的能力,增加了下垫面的透水能力和增加了路边树的数目。
   10)河流和湖岸的恢复
   过去,琵琶湖湖岸主要由湖沙滩和芦苇丛组成,今天,湖岸的很多地段修建了混凝土的湖堤,在那些环境恶化尤其严重的湖区进行特殊的湖泊恢复,以恢复旧日景观,以实现生态恢复、防洪和供水的健康景象。
   11)Yasu河两岸的防护林项目,形成河两岸的森林带
   Yasu河是琵琶湖最大的入流,目前正在进行着河两岸的防护林的种植项目,河两岸的防护林除了可以保持自然生态,还可以有效增强河岸的防洪能力,日本修改后的“1997年河流法”引入了河岸森林带系统概念,在那些地带河流主管部门可以保持和种植防护林以提高防洪强度和更有效地利用河水。
   12)保护湖中的芦苇丛和保护湖中原生鱼类
   1992年,释伽直辖县颁布法令,要求保护琵琶湖中的芦苇,因为湖中的芦苇可以有效地保护鸟类和鱼类的生存,减少湖岸侵蚀和保持一个良好的湖中水质。
   13)鼓励和促进琵琶湖环保自愿者行动
   为了促进琵琶湖的综合整治,所有七个子流域的环境维护志愿者都组织了起来,为湖泊的治理而宣传和监督治理者的行为。自愿者曾经组织过一个“只有一个地球”的植树活动,组织中小学参观学习,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等。通过环保自愿者的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琵琶湖的治理和恢复。
   总的来说,为了改善琵琶湖的水质和应对各种污染,经历了很多阶段,包括:
   该湖的首次污染发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当时是由于湖中杀虫刹的浓度太高导致了鱼类的大面积死亡。这个问题通过控制使用高毒害的杀虫剂得到了缓解,并且生产了毒害较轻的和易于降解的新型杀虫剂。

在1970年,日本制定了“水污染控制法”,规定污水排出的水质标准,之后又出台了“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了相关的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该法律基于日本的“公共灾害预防基本法”。目前,人类健康环境保护质量标准在日本所有水体管理领域内执行。
   基于以上法律,在1968-1972年,释伽直辖县又相继推出“公共灾害预防民事法律”和其它有关污水排放规定的法规。在1971-1975年,琵琶湖开始执行“AA类”水质标准和相关的环境指标。并且实施了一些活动和建设性的措施来治理污染和恢复湖泊。在1972年实施的日本“琵琶湖综合发展工程”的同时制定“环境保护整治方案”。
  琵琶湖中苯氯有机污染泥沙的清除是参照日本国家环境署制定的“除去苯氯泥沙暂行办法”进行的。从1975年开始,日本使用“排放污水规则规定”来控制苯氯的排放,并且由环境部门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监控。

琵琶湖自二十世纪60年代起开始遭遇富营养化的问题,相应的措施是从1974年开始的,减少水生植被、控制湖中水草的生长。有关部门在1979年制定了“琵琶湖富营养化防治条例”,并具体规定了排放污水中氮和磷的含量。
1980年出台的“琵琶湖环境保护新对策方案”更具体地规定了限制使用的清洁剂和去污剂,以限制清洁剂中的磷的含量,日本民事法律中这些具体规定对有效整治琵琶很有帮助。
   鉴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在日本非常普遍,日本又推出“湖泊富营养化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是针对氮和磷的,该法律以国家级标准颁行实施,1982年,琵琶湖根据此标准执行2类水保护标准。
   1984年日本又制定了“湖泊水质保护特别法”,并且于1985年规定了污水排放中氮和磷的含量,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琵琶湖是设计样本湖,1987年制定了具体的“琵琶湖水质保护方案”,并于 1982和1997年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根据有关的环保法律,日本政府从1983年开始在中小学中开展“流动学校”活动,主要着眼于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乘坐轮船观看琵琶湖以及重要的水处理厂和环境保护设施,使学生了解该湖的过去和现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污水处理系统是琵琶湖治理的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使用污水处理系统的地区是流域总面积的60%,占流域大部分地区,应用先进的污水处理过程,例如生物氮移除技术,同时结合凝结和过滤技术等。
   尽管琵琶湖的湖水水质没有达到日本的水质执行标准,但是该流域的人口增加很快,通过水质改进项目,水质的改善还是很明显的。包括建造和改进污水处理工厂、畜牧场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社区排水设施以及污水处理工厂,这些工程在提高入湖之前的水质具有特别的效果,因此减少了湖中富营养化发生的概率,为开发湖周边的景观,在湖周边还建造了一些城市公园。此外,各级政府还购买了湖边的景观以便于湖滨环境的保持。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的成功典范
  (一)莱茵河重现生机
  莱茵河全长1300多公里,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以上几个国家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莱茵河现在的成功,与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密不可分。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则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却是一个民间组织,从来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12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莱茵河还很清澈,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但20世纪50年代末,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废水排进河里。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在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ICPR制定了相应法规,强行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保护委员会还实行“责任到户”,如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等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莱茵河终于恢复了生机。2002年年底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二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二)汉江奇迹
  韩国人经常自豪地称汉江是韩国创造“汉江奇迹”的源泉。在工业化大步前进的关键时刻,韩国丝毫没有放松对水资源的保护,《水源地保护法》规定,凡是处于上游水源的地域,一律设为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得兴建工厂等设施,对林木不得乱砍滥伐。在环境管理上,首尔市制订了《废弃物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在公园内乱扔废弃物的人,最高罚金为100万韩元。为监督和惩罚违法行为,公园事业所拥有165名环境监督警察,日夜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韩国政府规定,汉江不许行驶运输船舶,只允许部分游船航行,江边不得开地种田。几年前,有一家企业在汉江的一个岛上私自倾倒垃圾,被揭发后该企业被迫关闭。此后,汉江流域再没出现垃圾倾倒场。目前汉江的水质已达到2级国际标准。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0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经过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归。
  (四)秦淮河重现碧波
  曾经在城市行进中不堪重负30多年的秦淮河,经过3年治理,其12.5公里长的主城段奇迹般重现碧水清波。为何秦淮河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资金从哪里来?南京政府独具匠心的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项目法人制。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环保、安居、景观、路网5大项目,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规划和指挥。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权成立集投融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公益性工程实施项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条块壁垒,5大项目统筹推进。随后,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开了市场化融资大门:沿河200米范围内开发3000亩土地融资;自来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度上涨0.15元,每年7500万,20年用于秦淮河治理。尽管3000亩土地还在土地储备中心排队,污水处理费也在等待调价指标,但是政府作出这些政策决定的会议纪要却已成了融资“敲门砖”,公司凭此得到了银行贷款22个亿。与此同时,南京市赋予公司两个特许经营权,一个是旅游特许经营权,另一个是广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所得用来弥补秦淮河建设的资金缺口。
第3个回答  2013-04-09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之前,泰晤士河还是河水清澈,但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进一步恶化,水中的含氧量几乎等于零,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约2.5万人死于霍乱。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政府下决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有关当局还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0多座污水处理厂。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泰晤士河。污水处理费用计入居民的自来水费中。经过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种鱼和350种无脊椎动物重新回归。

  (四)秦淮河重现碧波

  曾经在城市行进中不堪重负30多年的秦淮河,经过3年治理,其12.5公里长的主城段奇迹般重现碧水清波。为何秦淮河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资金从哪里来?南京政府独具匠心的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项目法人制。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环保、安居、景观、路网5大项目,必须有高度统一的规划和指挥。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权成立集投融资、建设、管理和经营为一体的秦淮河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社会公益性工程实施项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条块壁垒,5大项目统筹推进。随后,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开了市场化融资大门:沿河200米范围内开发3000亩土地融资;自来水费中城市污水处理费每度上涨0.15元,每年7500万,20年用于秦淮河治理。尽管3000亩土地还在土地储备中心排队,污水处理费也在等待调价指标,但是政府作出这些政策决定的会议纪要却已成了融资“敲门砖”,公司凭此得到了银行贷款22个亿。与此同时,南京市赋予公司两个特许经营权,一个是旅游特许经营权,另一个是广告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所得用来弥补秦淮河建设的资金缺口。

  (五)多瑙河活力再现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多瑙河流域因为大量的工业与生活污水的排入,曾经是一条国际性的黑河、臭河,既没有水生物存在,也不成为一条景观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国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了发展多瑙河水利和保护水质的国际会议,协调行动,通过共同声明,沿岸各国加强合作,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资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来自欧共体各国、一些国际银行和环境机构的专家们组成“多瑙河特别工作组”,开展保护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国组成国际委员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签署了一项保护多瑙河水的协议。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沿河各国环境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整治多瑙河的计划。要求各国减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质(包括污染严重的黑海),实施沿岸地区的区域合作,建立污染监测系统;对沿岸9个国家的170多家污废水处理厂进行调查,对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如今的多瑙河是清澈的江水,大量水鸟在河中嬉水,还依稀可见到河底中的水草与卵石,可以称得上是世界江河治理的成功典范,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第4个回答  2021-11-01
瑞士日内瓦市的日内瓦湖,风光秀美,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湖,但它也曾变成死湖、臭水湖。上世纪70年代,日内瓦湖受到工业、农业和家庭废水的严重污染,湖中的鱼类濒临灭绝。
为了改善水质,瑞士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排污行为,建立了污水处理工厂,即便是处理过的污水也不会被排入湖中。由于这一湖泊一半属于法国,当地政府还建立了跨国水治污机制,促进两国合作联手应对河水污染问题……到本世纪初,日内瓦湖就已完全可以供人放心地尽情游泳、泛舟或潜水、赛艇,并且湖水可以直接饮用。
日内瓦湖的治理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利用生物化学技术进行改造被污染的河水;二是提高全民保护湖泊的意识,让大家都意识到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责任拯救日内瓦湖,拯救湖泊就是拯救每一个人;第三是制定严格的规章,严格区分污染物和非污染物,有污染的水绝不能流入日内瓦湖,并且在河两岸限制使用农药杀虫剂。在日内瓦,1/3的公园不使用杀虫剂。
2.“上游污染。下游遭罪”这是国内河流治理上的一个极普遍的现状。河流的流域性、动态性注定了河流治理具有跨越性,然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如何进行跨界合作,联手治理,浙江省流域治理中“异地补偿性开发”模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借鉴例子。
“异地补偿性开发”是指把河流上游地区的招商引资项目引入下游县(市)开发区,产生地税利全部返还给上游地区的一种下游补贴上游的机制。如浙江省金华市建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利益补偿机制,为作为钱塘江、曹娥江和瓯江水源的磐安县设立了“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市源头地区磐安县生产用地,在这里产生的所有经济收益和税收都归磐安县所有。因为有了这块“飞地”,磐安拒绝150多家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入驻,关闭了当地37家效益良好但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效减轻了钱塘江、曹娥江和瓯江上游的污染。
除此之外,浙江省为治理流域水污染,还采取了“内居外迁”的居民迁移政策,以实现保护和发展“双赢”。
3.)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科学家在长江中游一个湖泊通过种植水草实现生态治理的探索取得成功。这一成果有望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今年早些时候太湖暴发蓝藻水华事件,迫使中国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禁止向湖泊排污。“控制污染只是第一步。”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弘远说,“要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还需要走漫长的生态治理之路。”
梁子湖目前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公认的水环境保护最好、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健康型湖泊。自1992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