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三古七段的划分是怎么个分法?

先秦文学又分为几个时期?

三古七段,是中国文学史的一种断代方法。它将中国文学史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1、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公元3世纪以前)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

上古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

2、中古期包括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

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

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

3、近古期包括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近古期的第一段是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

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到“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

扩展资料:

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五四”运动之前虽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

“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古七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9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 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文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 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 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四、文学语言 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展变化;七、文学思 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

三古七段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先秦文学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9-09
决撒假大空拉萨机的阿克苏觉得拉萨机耷拉巨大勒克司假大空

参考资料:撒旦的撒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