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中教学的目标

如题所述

教学目标,可理解为一节课中,你希望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或思想启发。教学目标可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内涵是:
  第一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二维目标:
  过程与方法 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第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Method )和情感态度价值观(Attitude)。
  这三个纬度就是K、A、 P,加上学习事件(Occurrence)本身首字母为O,就是我们现在的所写KAPO模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