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感觉自己人格分裂了,各种走神,各种没有状态,各种想死,还死不起,我到底该怎么办???

我现在还仅仅是个大学生,现在的状态已经严重影响我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了,很苦恼

  1念阿弥陀佛可以有效缓解痛苦

  2百度搜索: 业障现前的几种情况&消除恐惧心的两个方法&法界实相

  3没可能,自杀是直接下地狱的!要在地狱受苦把罪都消了,才能转人身,但地狱受苦可是很惨的!而且不知要多久!

  自杀的人会直接下地狱的。

  佛教徒主张因果定律,若不证悟诸法实相,若不以修持的工夫解脱生死,自杀是没有用的,业报未尽,即使自杀,也将再接受另一期的生死,正像一个欠了债的人,为了躲避债主的追讨而将户口从甲地迁到乙地,那是不中用的,迟早一些债主仍会找到他的。所以,佛教徒反对自杀,佛教鼓励人生的建设,利用这一生的存在而做修善的努力,以改造现实的乃至未来的命运。

  佛教徒反对自杀的,自杀有无量罪,一个人曾经自杀过,在他的八识田中,却已种下自杀之因,将后会接二连三的自杀下去,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任意动念自杀之心,若动念自杀,马上求哀忏悔,令自杀之心念得以消除,使心清净。

  若不忏悔,此自杀之因会潜伏于八识田中,一旦逆境或恶缘现前,自杀的念头又再度浮现,让你身不由己,唯死是路。

  譬如影星谷名伦之自杀,依佛法而言,谷名伦跳十一楼自杀,不是这辈子才自杀而已!已于过去生中曾经自杀过好几次,自杀当下又把自杀的念头种在八识田中,自杀之念若种下八识田中,是坚固不失的,历经百生千生亦燃存在,若逢今生有不如意或不能解困之下,自杀之念又再度浮现,又是唯死是路。

  佛教徒是绝对反对自杀的,自杀得无量罪,自杀不是解决办法的途径,是愚昧之举,若自杀的当下,其后遗症是不堪设想的,不可收拾的。

  尤其是在佛教金刚乘里,自杀乃是最大的禁忌。其罪与杀佛同。 众生在轮回中皆受宿生的业力支配,不能自主,岂能以自杀一了百了?自杀是错误的解脱,往后的痛苦更大更深。 自杀成功的亡识在死后有二种堕落方式:甲、反覆堕落;乙、直接堕落地狱。 面对逆境,自强不息,尊重生命,包括自己,乃修行之重要课题。不可以以任何藉口、借口或残疾等逃避。而以〔特别〕的理由来逃避,亦绝无仅有。自杀成功的人在其亡识离开身体后,极可能为厉鬼所摄持。
  自杀在佛法里面讲是绝大的错误,自杀不能解决问题,自杀的人很可怜。为什么?譬如讲上吊,佛在经上讲,上吊后,中阴身不能投胎,他要找替身,找不到替身他不能投胎;不能投胎,每七天他又要去吊一次,鬼魂每七天又要去吊一次,很苦!不是说问题解决了,增加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服毒自杀的,每七天他又要服毒一次,苦不堪言,最傻瓜人干的事情,这不可以的。

  人死了以後,不过是一期「分段生命」的结束;但他的识神(阿赖耶识)是不灭的,除非已经证入了「无余涅盘」,觉悟成佛。在未成佛之前,众生的魂神,依随着他的善恶业力,必会再投生於六道轮回之中。

  其实,在佛教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佛法不允许人自杀。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并不是属于个人所有,这具血肉之躯,最初是由父母结合而生养,并且从社会接受种种所需以茁壮、成长。生命的完成是社会大众的众缘所成就,当然也应该回报于社会大众,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但是没有权力毁灭任何的生命。

  一般说来,自杀的人大都只有想到自己,他把所有关注的焦点都放在自己的身上,他想到的只有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解脱。但是如果他的心中有爱,如果他能想到孩子、想到父母、想到亲人、想到朋友,或许他的生命就得以延展,而不会活得如此的没办法。
  在日本有一处“青木原树海”,因为经常有人到此自杀,富士吉田警察署因此特别在入口处立了一块告示牌,劝告想要自杀的人:“我们的生命是从父母那儿得来很珍贵的东西,请您静下心来,再一次的为了您的父母亲、兄弟和孩子们想一想。不要独自一个人苦恼,请您来与我商量一下。”
  人的生命要自然的生,也要自然的灭,强求的苟活与自暴自弃的放弃都不对。所以自杀前,请再给自己几分钟的思考,想想,人活著才能解决问题,死了怎能解决呢?只要你有心振作,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何必用自杀来逃避呢?所以为了要泯除自杀,我们要增加道德的观念与勇气,心中要有与众人同体共生的想法,要想到问题的解决总有第一、第二、第三方案,何必把自杀想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呢?
  生命的意义在于服务大众、在于成就别人;每个人活著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要想到奉献是生命的意义、服务是生命的意义、对社会的责任是生命的意义、造福大众是生命的意义。一个人能建立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亲人的责任感、对自己所受恩惠的人,如父母、师长等,你还没有报恩,责任未了,如何能一死了之呢?

  此外,我觉得每一个人平时要培养各种兴趣,例如读书写作、莳花植草、旅行郊游、参加社团等。多参加一些益智性的活动、对身心有帮助的活动,就不会自闭;一个人如果太自闭,就会越来越想不开。今天的社会之开放、广大,每一个人都要走出去,要走入人群大众里、走入朋友圈子里、走进书香学校里、走进社团活动里、走入义工行列里。当然,走到各种正当的宗教信仰里,都是很好的。总之,你要有很多调适生活、纾解压力的管道,尤其多结交一些善友、益友,平时多联谊往来,偶而相约喝喝茶、谈谈话,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也可能受到很大的利益。
  人生本来就是苦,人类的苦,有时是因为欲望太高,求不到当然苦;有的是爱嗔太强烈分明,想爱的爱不到,冤家却常相聚守,自然就会感觉很苦。甚至老年体衰的苦、疾病缠身的苦,乃至死亡的痛苦等;有时看到别人苦,自己也跟著苦。此外,还有自然界给我们的苦,社会上给我们的苦,甚至经济的、家庭的、人际的,各种的苦从四面八方推挤而来,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我们可以转苦为乐,就等于一间房子,本来是黑暗的,我们只要点个灯,就可以转暗为明。人生懂得一“转”很重要,转坏为好,转恶为善。懂得转身,退一步想,海阔天空;懂得回头,后面的半个世界,更是无比宽广。
  “人死一了百了”,这种对生命的错误见解,普遍存在于一般人的心里,因此常见有人在遇到无法排解的困难或挫折时,就消极地想要自杀,希望以死来摆脱一切。
  其实,人到世间投胎为人,都是带业而来;现世所受的顺逆、好坏境遇,都是自己前世、今生行为造作的结果,应该直下承担,才能随缘消业。如果遇到困难、苦厄,就以自杀来逃避,不但不能消业,而且更造恶业;如此旧业未消,又造新业,人生如何能解脱?如何能一了百了呢?
  所以,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自杀只有增加问题,甚至只会增加痛苦。比方说,我自杀了,即刻就会带给我的家人、朋友、亲戚、同学,乃至认识我的人无比的痛苦,有时还会把一些未了的责任加诸给他们,增加他们的负担。再说,国家栽培我、大众成就我,正当能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却因故自杀死了,这就是社会成本的浪费。因此,一个人的自杀,不但造成社会的损失,并且拖累了许多人,辜负许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人,真是情何以堪。
  再者,自杀也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例如,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前辈是因自杀而死亡,虽然隔了几代以后,后代的子孙都会觉得不荣誉,不但在他们的心里留下拂不去的阴影,有时还会起而仿效。所以我觉得社会上有时候发生凶杀案,被人杀死还可说是不得已的,自杀是不可原谅的行为。因为遭受外力而死是没有办法抗拒的事,可是自杀则是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愚痴,是因为一时想不开所造成;由于自己的愚痴想不开,造成了家庭、社会的损失,所以基本上自杀是不值得同情而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尤其,自杀者当时的心情,必定是带著一种心灵的创伤,是在痛苦、哀伤、无助、绝望、焦虑,甚至是愤怒、嗔恨、懊悔的情绪中死去,就凭当下这么一念,死后必定堕入地狱、恶鬼、畜生,这就是《俱舍论》所讲的“业道”。
  所谓“业道”,亦即贪、嗔、痴三业,彼此之间由贪生嗔,由嗔生痴,由痴生贪;前者能够成为后者之道,或者互相辗转为道,如此成为六道轮回之通路。也就是说,我人造作的业,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引生结果;业本身就像道路,随著善业能通向善的地方,随著恶业通向恶的地方。因此我们不要萌生自杀的念头,就不会有自杀的行为与结果。

  根据《醒世千家诗》记载:“吴江蒋某,与人争气不胜,服毒自杀。后来凭在他的妻子身上向人道:我不当死而死,罚入枉死城,火床铜柱,惨苦万状。方知在生一日,胜死千年,劝大家宁可气死,切莫自杀,以致后悔无及,大哭而去。”可见自杀只能逃避一时,但是却因此更增无边的痛苦。
  另外根据《认清自杀的真相》一书说,自杀者所感受的痛苦,千百倍于生前所受的苦,非语言所能形容。例如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进,肺气外逼,内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缢而死者,气管闭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继而浑身麻痹,痛苦万状。服食农药、盐酸等药品中毒而死者,五脏坏烂,极痛难忍。服食安眠药而死者,头眩气促,五脏翻搅,有时暂时停止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与死无异,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悠悠醒来,却早已入殓,欲出无门,于是辗转棺木之中,恐惧痛苦而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28
去看看心理医生,有效果的,你得找一个人给你做听客 有时间就找他谈你的心情 这个人要是个可靠的人
第2个回答  2011-12-14
你应该让自己更专心自己的学习,大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的, 业余培养些自己的兴趣爱好
第3个回答  2011-12-14
我感觉你应该静下来仔细想一下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到底在哪儿,是家庭、学校、还是其他的什么,父母把你养这么大,还培养你成了大学生,不容易啊
第4个回答  2011-12-14
你能专注么现在追问

不能 总感觉自己在想什么 可是却什么都没有想 大脑处于游离状态 平均不到一分钟就会走神

追答

恩 那你试试呆着呢 把脑子空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