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改新政策2023年

如题所述

大连市医疗保障局发布
      两则重要通知!
      关于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
      门诊统筹待遇有关问题
      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具体内容如下:
      参保人员在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以下简称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按以下标准进行支付:

      注: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对享受退休待遇人员的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参保人员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签约升级服务包,并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一)待遇政策
      1、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门诊治疗慢特病所发生的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特病的保障范围。我市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待遇享受期、待遇水平按规定(下表)执行。

      2、全省统一规范的部分慢特病病种的费用保障范围按辽宁省规定执行。医保单独结算的高值药品,不纳入门诊慢特病费用保障范围。
      3、参保患者可以同时享有多项门诊慢特病待遇,但同一病种下细分病种待遇不可兼得。门诊慢特病待遇与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可以兼得。一笔门诊医疗费用只能按一项待遇支付。参保人员中途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的,按月计算当年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基本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合计支付金额。住院期间发生的透析相关费用纳入住院费中按照住院标准进行报销。

(二)待遇享受期
      门诊慢特病待遇享受期期满,停止享受待遇资格,仍需继续治疗的,应再次申请认定。对满足慢特病患者待遇享受期为长期或5年的,且认定后连续24个月未发生合规医疗费用的,停止其享受待遇资格。
(三)经办服务
      参保人员须经检诊认定后方能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
(四)透析结算方式
      门诊透析费用采用医保统筹基金按月度人头包干支付标准与统筹地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半年平衡,超支不补,结余合理留用。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每人每月包干定额为7300元,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统筹基金支付额低于包干定额总量90%的,按实际发生额结算;超过90%及以上的,按人头包干定额总量结算。
      _下滑查看
(一)待遇归并
      未列入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原门诊规定病种、门诊定点供药、门诊手术、产前检查、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急诊抢救离院待遇归并入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统一实行费用保障。住院计划生育手术按医保住院待遇保障。产前检查费实行过渡政策,2023年9月30日及以前分娩的,可以兼得原产前检查费定额补助待遇;2023年10月1日及以后分娩的,不再享受产前检查费定额补助待遇。
(二)异地就医
      按规定办理异地长期居住的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备案的长期居住地区按本市待遇标准享受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和门诊慢特病待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临时就医,在就医地不享受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按本市待遇标准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参保人员在异地透析治疗,按每月7300元进行限额报销。
(三)其他情况
      参保人员在互联网医疗处方流转药店配药时,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标准按开具处方的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确定。参保人员在定点互联网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与线下门诊医疗费用合并计算,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标准按定点互联网医疗机构依托的实体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确定。参保人员中途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的,起付标准、支付限额按全年标准执行。
      一是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水平更高。在各级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可按比例由医保统筹基金进行支付,一个自然年度内支付上限为万元。
      二是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更公平普惠。慢性病患者不再需要通过检诊就能享受门诊医疗费用保障待遇。参保人员凡是因病在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医保目录的门诊医疗费用均按政策纳入保障范围。
      三是分级确定待遇标准政策更科学。按照分级诊疗的要求分级确定门诊统筹待遇标准,医疗机构级别越低,起付标准越低,支付水平越高,对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职人员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达到80%,退休人员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达到85%。
      四是普通门诊统筹定点机构数量更多。参保人员在纳入我市门诊统筹医保定点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和以我市实体定点医疗机构为依托的互联网医院及承接流转处方的药店都可以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

      参保人员在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普通门(急)诊医疗费用(以下简称普通门诊医疗费用),由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按以下标准进行支付:

      注:参保人员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签约升级服务包,并在签约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一)待遇政策
      参保人员在定点医药机构门诊治疗慢特病所发生的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纳入门诊慢特病的保障范围。我市门诊慢特病病种目录、待遇享受期、待遇水平按规定(下表)执行。

(二)待遇享受期
      门诊慢特病待遇享受期期满,停止享受待遇资格,仍需继续治疗的,应再次申请认定。对满足慢特病患者待遇享受期为长期或5年的,且认定后连续24个月未发生合规医疗费用的,停止其享受待遇资格。
(三)经办服务
      参保人员须经检诊认定后方能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
(四)透析结算方式
      与居民医保门诊透析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方式参照职工医保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每人每月包干定额为6000元。
      _下滑查看
(一)待遇归并
      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保留,继续实施。未列入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的原门诊规定病种、门诊定点供药、急诊抢救离院待遇归并入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统一实行费用保障。其中,已通过认定享受原门诊规定I类病种(精神分裂症除外)、慢性心力衰竭病种待遇的参保人享受病种过渡待遇: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提高至2000元。
(二)异地就医
      按规定办理异地长期居住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备案的长期居住地区按本市待遇标准享受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和门诊慢特病待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异地临时就医,在就医地不享受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按本市待遇标准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参保人员在异地透析治疗,按每月6000元进行限额报销。
(三)其他情况
      参保人员在互联网医疗处方流转药店配药时,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标准按开具处方的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确定。参保人员在定点互联网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与线下门诊医疗费用合并计算,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标准按定点互联网医疗机构依托的实体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确定。参保人员中途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的,起付标准、支付限额按全年标准执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