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有三次诏安,结果怎样呢?

如题所述

第一次诏安先是在《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末尾处御史大夫崔靖提出诏安,宋徽宗当场同意,差殿前太尉陈宗善前去诏安。
结果一方面蔡京高俅派去的张干办、李虞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另一方面梁山也没准备那么快诏安,结果扯诏偷御酒,引来童贯高俅两次征讨。
第二次诏安是在第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与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高俅进攻梁山失利,于是修改诏安诏书,想单除掉领头的宋江,结果被吴用识破诡计,众头领大战一场而归。朝廷继续攻打梁山 。
第三次诏安是在《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燕青面见宋徽宗求诏安,宋徽宗派遣太尉宿元景前去诏安,诏安成功。

《水浒传》一方面歌颂了农民的造反精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招安的惨剧。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是招安让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所剩无几。如果没有招安,梁山好汉们无疑是在梁山度过一生。打进京城当皇帝就不太可能了。若没有招安,宋江等人虽然不会像招安了那样,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但他们死后只会被人们说成贼寇、草寇。反过来,宋江等人招安了,虽然基本上被朝廷迫害致死,但是,他们死后就会被人们说成英雄、好汉、忠臣,而不是贼寇、草寇。
招安的坏处:
遭奸臣排挤陷害、破辽国徒劳无功、征方腊兄弟折损,算来都是招安惹的祸。所以招安顺理成章地被读者讨厌,不招安就没这些惨事。
那么梁山不受招安会走什么样的路呢?
不受招安就得和宋王朝对干到底,梁山干的是造反事业,大宋朝廷不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听任梁山自生自灭,必定要出兵征剿,不招安的结果要么是梁山把宋朝消灭,要么是宋朝把梁山消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