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芯全员遣散,项目已经烂尾停工,为何会落得如此田地?

如题所述

最近,“千亿顶流”芯片项目武汉弘芯,传出新消息——遣散全体员工!

一、千亿芯片,变芯骗

若一般企业经营不善,倒闭破产便是,没啥稀奇。可半导体行业却稍显特殊,尤其在“缺芯”现状下,每次暴雷都牵扯甚广。事实上,武汉弘芯曾是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成立于2017年11月,上手就攻14nm工艺,随后转战7nm工艺 ,1280亿的总投资,是所有半导体制造项目的投资额之最,更在2018~2019年两度入选“湖北省重大项目”。另外,还请来台积电前运营长蒋尚义博士当CEO ,不惜花大价钱引入中国唯一台ASML 7nm光刻机,这可是连中芯国际都没有的待遇。当时,为迎接这台价值连城的先进机器,弘芯还专门搞过一个进场仪式,背景板赫然写着 “ 弘芯报国,圆梦中华 ” ,让人热血沸腾。

二、心浮气躁者,不可造芯

如果说,武汉弘芯是中国芯片行业交的“学费”,但1280亿元未免过于昂贵。浪潮之下,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寒武纪等大厂迅速崛起,但资金断裂、半路流产的项目也不在少数。比如,成都格芯、南京德科码、陕西坤同、江苏德淮、贵州华芯通等多家半导体企业陷入停摆风波。可见,整个芯片制造业正呈现出一种诡异现象:地方造芯项目一边接连爆雷,一边又快速进场。背后逻辑,一面是中兴、华为等被“卡脖子”,外界对芯片制造重视空前;另一面,社会资本对半导体过度追捧,让不少门外汉和投机者有可乘之机。根据企查查数据,2019~2020年芯片企业暴增,生动诠释出什么是“造芯热”。

三、中国千亿芯片,并未完结

不过,虽然芯片项目有泡沫,但并不代表现在大方向不对,由上面主导、扶持肯定没毛病。不论日本还是韩国,半导体崛起都少不了这一环,光靠某一资本集团,掀不起多大风浪,毕竟技术和资金,缺一不可。70年代,日本还联合过三菱、日立、 NEC 、东芝、富士通等科技公司,共同攻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总投资超过2.4亿美元,经过3年努力拿到1210件新型专利,方有抗衡美国的实力。要知道,40年前的2.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其实,“中国芯”目前处境,光伏和新能源车都经历过。政策补贴时代,刺激行业快速膨胀,沦为骗补重灾区,但随着后续规范密集出台,泡沫逐渐被清除。纵观芯片行业,除了骗子,也不乏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不过,老话说得好“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能因为被卡了脖子,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否则噎死的只会是自己。如今,武汉弘芯或许迎来终章,但中国千亿芯片的故事,还没有完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可能就是因为全世界的芯片生产都出现了问题吧,如果没有关键的核心技术,只能够代工的话,肯定就会导致项目烂尾的。
第2个回答  2021-03-06
其实就是从一开始的预判出现了失误所导致的,公司也不想解散员工只是没有办法。
第3个回答  2021-03-06
主要是现在美国的封锁太严重了,导致这家公司有了这样惨败的现象,真的是让人十分的悲痛。
第4个回答  2021-03-06
因为领导人员的操作不当才会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让许多员工都面临了失业的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