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公司上班,没有工作合同和文字说明能要到工资吗?

如题所述

工资可以要到,但是过程会很艰难。上班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发工资,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解决。
 


01.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02.给劳动者的建议。

第一步:寻找能够证明你在公司上班的证据。面对这种事情,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操作起来很艰难。在准备讨要工资之前,一定要收集好证据。收集整理好自己上班的证据,就可以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证据尽量全一些。

比如:工资卡和流水,考勤表,在单位工作的照片、工装、工作证、考试卷等等,只要与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有关的证据,尽量多收集一些,最好能够有工友的证词,这样才能够确保证据链完整,增大成功的机会。

第二步:到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仲裁。带好自己准备好的证据,到公司所在地或者公司注册地的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投诉,首先找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以前隶属于劳动局,现在隶属于人力和社会保障局,递交证据和书面材料,写明自己的诉求。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会接受你的投诉,然后找企业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这一步就能要回工资。但是如果你的诉求金额太多,或者企业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有默契(你懂的),难度就会相应增大。如果这一步不能达到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前提是你的证据一定要充分。
 


 第三步:到人民法院起诉。经过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调节,以及劳动仲裁之后,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要回属于你的工资,就需要诉诸法律了。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援助机构,网上也有提供免费咨询的律师,先进行详细的咨询,然后根据援助部门和律师的建议,补充证据,准备到人民法院起诉。

这是最后一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般劳动者不会走到这一步。这是一个非常耗时间又非常耗精力的过程。对普通劳动者来说,做起来很难,但是为了自己的权益受到保护,可以尝试,因为违法需要付出教训和成本,而自己的权力需得到保障。

03.结语。浏览法院的网站,看一看法律文书和法院的通告,发现曾经有很多人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拿回了自己的工资,但是历时都很长,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通过哪种方式解决为好。职场如江湖,且行且谨慎!劳动者的权益应该受到保护,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祝你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8
工资可以要到,但是过程会很艰难。上班超过一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不发工资,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属于违法行为,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解决。

01.相关法律规定。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02.给劳动者的建议。

第一步:寻找能够证明你在公司上班的证据。面对这种事情,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操作起来很艰难。在准备讨要工资之前,一定要收集好证据。收集整理好自己上班的证据,就可以认定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证据尽量全一些。

比如:工资卡和流水,考勤表,在单位工作的照片、工装、工作证、考试卷等等,只要与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有关的证据,尽量多收集一些,最好能够有工友的证词,这样才能够确保证据链完整,增大成功的机会。

第二步:到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仲裁。带好自己准备好的证据,到公司所在地或者公司注册地的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投诉,首先找到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以前隶属于劳动局,现在隶属于人力和社会保障局,递交证据和书面材料,写明自己的诉求。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会接受你的投诉,然后找企业进行调节,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这一步就能要回工资。但是如果你的诉求金额太多,或者企业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有默契(你懂的),难度就会相应增大。如果这一步不能达到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前提是你的证据一定要充分。

第三步:到人民法院起诉。经过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调节,以及劳动仲裁之后,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要回属于你的工资,就需要诉诸法律了。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援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