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艺术角度看,简化字不如繁体字好看吗?

如题所述

有人从书法的角度说简化字写出来没有繁体字好看,其实字形书写是否美观与简繁没有直接关系。现今的简化字不少正是由历代书家笔下的草书、行书等字形楷化而来,如“爱、贝、罢、参、仓、车、长、刍、导、断、妇、归、龟、过、击、监、举、乐、龙、陆、仑、罗、门、鸟、农、齐、乔、庆、穷、热、时、师、湿、实、寿、书、岁、为、稳、写、兴、应、郑、专”等。回顾汉字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从字体演变到书体风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汉字经历了篆、隶、草、行、揩的变化,其形体结构和风格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作为现代人,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人的书法作品,只要不是错别字,就应当允许使用。书法作品中出现规范的简化字不仅不影响其“易写耐看”,反而增加了文字变化的丰富性,能使作品的形式美得到更大的拓展和发挥。历史上的著名书帖、碑刻中,笔画多的固然有富态的典范,笔画少的也不乏简远的杰作。王羲之《兰亭序》中,简单至极的“之”字可以有二十一种写法,笔画有尽,变化无穷。简体“爱”不但没有不如繁体的感觉,反而更能呈现紧凑之美。在书法作品中使用简化字更便于现在大多数观赏者的理解和学习。书法用字虽不必与手头用字完全一致,但也还是差距越小越好。与实际应用的字形越接近,越能保持书法艺术的生命力。最后还必须强调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可以使用繁体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8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第2个回答  2018-01-28

简化字,又称简体字。广义上的简化字通常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俗体字与异体字。狭义上的简化字通常指中华民国时期颁布的《第一批简体字表》;日本《当用汉字表》里的新字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的《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规范汉字中的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以及在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人民自己创造的一些形声字(如:战、护、宪)、会意字(如:愿、衅、撑)、特征字(如:飞、奋、夺)。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9条。

第3个回答  2018-02-05
很多简化字来自于古代草书,并不是近代创造,本身就是因书法而产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