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原文、注释及译文

如题所述

原文: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帮,黎民与变时雍。

注释:

(1)日若:用作追述往事开头德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稽:考察。古:这里指古时传说。

(2)钦:恭敬严肃。

(3)允:诚实。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

(4)被:覆盖。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

(5)格:到达。

(6)俊德:指才德兼备德人。

(7)九族:指同族的人。

(8)平:辨别。章:使明显。百姓:白官族姓。

(9)黎民:民众。于:随着。使:友善。雍:和睦。

译文:

尧帝的名字叫方勋。他为人严肃恭敬,明辨是非,善于治国,宽宏大量,温文尔雅,诚实尽责,能够使圣贤们四通八达,使天地合一。他能够分辨出有才华、有道德的人,并与他的人民团结起来。随着宗族关系的密切和和睦,他们对善行和美德的认可和赞扬,官员们协调了王子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人民变得友好融洽。

扩展资料:

读解:

尧使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也算得上使“开国元勋”。为帝王歌功颂德,使作为臣子的史官责无旁贷的职守,因为古代书写历史的人使官员,而不是学者,他必须站在官方的立场上维护最高统治者。这种做法后来相沿为习,很少有人脱出这个框框。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为成功者的历史,帝王功绩德行的账薄。历史也显得极端重要。他的价值主要在为统治者树碑立传。供后来的统治者学习借鉴,以便把好传统发扬光大。

虽然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早的帝王长相如何,习惯、个性、个人生活如何,但我们明确地知道他英明伟大,功高德重,万民拥戴,名垂千古。所以我们不得不敬仰,并为我们有这样德祖先而自豪,庆幸自己是他的后代子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