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合作社等村级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制约农村合作社等村级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体制惯性的挤压

 

  ″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2、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省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3、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4、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省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3
主要是:政府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合作社成员文化水平较低和人才短缺等。
第2个回答  2019-06-06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又有新型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传统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如多重目标性、非法人主体性、产权模糊性等,越来越成为农户企业化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企业化改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