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于”有哪些用法?

如题所述

1.说明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
  例句:(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于:在。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于:到。
  2.引进行为的处所、环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从、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法。
  例句:(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在……。
  (2)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从……。
  3.引进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向”“给”“对”等。
  例句:(1)操蛇之神闻知,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于:向。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给。
  4.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 于:被。
  5.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例句: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6.表引进动作的范围、方面,译为“在……中”“在……方面”。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于:在……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4
1<用作介词>于: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句——《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
2<用作介词>于: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例句——《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
3<用作介词>于: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例句——《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