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连聪感人事迹

如题所述

  威宁县秀水二小特岗教师石连聪无偿捐赠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目前我国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青少年,又以2——10岁少儿居多,白血病俨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捐献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拯救白血病等75种疾病患者的生命。
  石连聪,今年26岁,毕节市林口镇人,于2010年7月毕业于贵阳民族学院 ,现任我县秀水乡秀水二小英语教师,小小的眼镜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张朴实的脸,透着青春的气息。
  在2008年,石连聪就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贵州分库,今年六月经高分辨监测与上海一位患者配对成功,石老师的身体体检也符合捐献要求,征得石连聪本人的同意,定于2011年9月17日至23日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此,9月16日上午,我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将石连聪老师从秀水乡二小接送到毕节。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石连聪: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做一件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得事情,我不后悔,能够把仁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递出去,我不后悔,我感到很自豪。
  威宁自治县红十字会会长黎国龄:我们接到上级红十字会得通知,秀水乡石老师(石连聪)和上海的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在我县是首例,石老师的奉献精神和大爱义举使我们非常感动,也非常自豪。
  9月17日上午,毕节地区红十字会为石连聪举行了欢送会,地委宣传部、地区教育局、地区红十字会等相关负责人和青年志愿者们、毕节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王志鑫参加欢送仪式,在欢送会上,石连聪说:作为社会上的一名成员,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像帮助得我的学生一样尽力得去帮助他,我觉得是一位社会公民得义务,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红十字会的仁道博爱奉献得精神,让更多关人心关注这个红十字会的事业,让更多需要帮助得人得到帮助,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毕节地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王志鑫也做了发言,谈了自己捐赠造血肝细胞经历,还鼓励在场的所有青年志愿者,都能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赠的行列当中来。
  欢送仪式结束后,石连聪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开往贵阳的列车。
  .......
  石连聪,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一个青春羞涩的特岗教师,朴实而不华丽、活泼而不矫作,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不禁让人赞叹,让人佩服,也体现了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应该说也唱响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中华传统互助的主题曲。更重要的是,他的无私奉献,换来的将是另一个鲜活绚烂的生命,让我们共同等待生命再生的奇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8
贵州省的特岗教师石连聪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当中的第2404位,是贵州省的第37例,毕节地区的第二例,威宁县首例。
老家是毕节市林口镇人,父母都是农民。

参考资料:和石老师的谈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