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偏偏不那么做?

如题所述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大脑支配的,而大脑受外界及自我,感官,言语,行为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处于多种状态中。因而会携带出各种高涨,饱满,消极,抵触的情绪,从而使得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好心态为你开启了成功之门。对于我们要做之事,要客观,认真的加以理解,分析,遇到问题,不退缩,要努力找寻好方法。只有不断的鼓励,支持自己,不断地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你才会明白,即使道路曲折,前景也是一片璀璨。你会在洒满汗水的路上看到那些用你汗珠滋养起来的成功的种子,它们跃跃欲试,即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我觉得应该是那件事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让一个人可以选择性的忘记做错事的后果;可能是一个人被环境所逼,不得不去做一件事;懒惰,这也是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就好比明明知道抄作业不好,可是因为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最后还是抄了他人的作业;其实,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一种原因还是控制力不强,对于这种状况,最好还是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让自己后悔。
第2个回答  2019-05-21
阶段性的目标不明确,缺乏前进的动力。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即使心态乐观,然对预期要达到的效果不确定,而且缺乏阶段性的总结,及经验的汲取,那就无法看到希望的曙光在哪里,权当自己在黑暗中摸索,所以,脚步放慢,低头哈腰,甚至停滞不前。思想迷茫,行动自然缺失应有的热情与干劲,所以,不要好高骛远,要制定相对可行的目标计划,这样,每一个实现的小目标都是你迈向成功的一个台阶。
第3个回答  2019-05-21
明知有事要做,但就是提不起精神,就是不愿意付诸行动。因为行动可能意味着脑力精力体力的消耗,也可能意味着要跟各种自己不擅长处理的关系打交道,更可能意味着要面对很多困难。这些都意味着要跳出自己习惯的舒适的心理圈,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自己的挑战,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所以不愿意行动。
第4个回答  2019-05-21
有些事做起来没那么顺手,比如能力方面不够,知识层面不足,解决起来可能也要付出很多的心力去学习去研究去总结去思考,并且即使做了,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行动的愿望就大打折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