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家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

如题所述

近年来,国家的中医药管理日趋放松,尤其是对民间中医和偏方的合法性,不断在政策上敞开口子,我认为必须慎重,因为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一直缺乏符合逻辑的验证。让西医学习中医,如果可以匡救中医药的一些问题,倒也是好事。不过,我们必须学会对所谓中医和西医持平等的评判标准。

关于中医药,可能是冠以“中”字头,在很多人那里,先天就不容侵犯。但无论做为一门科学,还是涉及十几人生命健康的公共政策,中医药都必须经得起验证和诘责。迷信中医药者,常常有以下谬论:

一, 中医有几千年历史,一直保护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以肯定安全有效。

事实上,中医有多少年的历史,与其是否安全有效,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我相信,中国大地上巫术的历史,应该不短于中医,能否就因为其存在的时间也很长,就一定有效?

或许有朋友会问,如果中医药无效,为什么会延续几千年呢?这只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没有更好的办法呀。比如古代最常见的疟疾,一代代的医术中都会疗法,但几乎全部有效。直到引进西方的抗生素,疟疾才在中国绝迹。

要知道,地球上大多数地方都没有采用中医的理论和疗法,也繁衍至今呀。翻翻中国史书,中国几千年来瘟疫无数次爆发,每一次都尸骸枕藉,中医药都帮过什么忙?

二, 中国这么多人还在用中医药,可见一定有用。

这个逻辑也很荒谬,再多的人用中医,只能证明他们相信中医,并不能证明中医有用。你必须证明这么多人信中医是基于科学,而非盲从。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人们都相信太阳围着地球转,难道就因为他们人多,太阳就真的是在围着地球转吗?

三, 中医很有用,我每次感冒都吃中药,都很快好了。

感冒和口腔溃疡等都属于自限性的病症,除非身体发生免疫力缺陷,或者极度虚弱,一般人即使不加治疗,也会在一周之内痊愈。你吃了几剂中药,感冒好了,这只构成时间先后顺序,而不能断定为因果关系。

假如你感冒前一天,天上出现彩虹,我能否说吗,你的感冒就是彩虹治好的?要想确认你的感冒是中药治好的,就必须证明,如果你,或者和你患同一类感冒的人,没吃这些中药,感冒就不会好。这就需要大面积的对照试验,中医药最被诟病的,就是缺少让人信服的对照试验。

四,中药都是全天然成分,所以更加安全;西药是化学制剂,所以对人体有毒害。

答:中药并非所谓“全天然”,大部分中药在人工采集后,还要进行炮制,再有人工配伍后服用,中间就夹杂了人工干涉,除非像牛羊采食青草一样,直接嚼食中草药的根茎花果,否则“纯天然”就是一句宣传语。

即使纯天然,也不一定就更安全。观音土也是纯天然的,你去吃几斤看看?眼镜蛇也是纯天然的,敢被咬一口吗?

西药大多都有副作用,但只要 被发现的副作用,都被穷举在说明书上。中药和中成药也有很多被发现副作用,比如关木通可以致人肾衰等,但绝大多数中药和中成药的副作用,只是标识为“尚不明确”,这代表它们就没副作用?

五,中医中药跟西医西药基因不同,不能以西方标准要求中医药。

以中西之别来概括这两种医药体系,是比较笼统简便的做法,也谈不上精确。西医西药更应该称之为现代医药,西方也有长期使用自然动植物材料治病的历史,也曾流行过“放血疗法”等伪科学。

如果认为不能用验证西医西药的办法,即双盲测试来验证中医药,那么,请提供更科学的办法,来证明中医药确实有效,且安全可控。如果将中医药包装为神秘的无法循证的一种体系,那就意味着,一旦有张中医行医执照,医生想怎么治就怎么治。

这样的局面,显然不是各方希望看到的,恐怕也不是目前鼓励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本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28

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因为,里面除了一般性的提高医学教育水平之类的指导之外,其中的“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这种新提法,实在是令人惊叹。

总得来说,“中医”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医疗方式,“西医”是现代科学文明之下的医学理论。但现在从医学发展的脉络上来说,一般不用“中医”和“西医”这种说法,而是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来区分。传统医学,不仅包括中医、藏医、苗医(中国地区),还包括西方古代医学,包括水蛭放血等;而现代医学,则是基于这一两百年来的医学科学化,它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体系,一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后来又发展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称之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再有系统生物学兴起,发展得很快。

可以说,中国的传统医学当中,存在着一些实践中有效的成份,可能通过双盲测试、临床实践等科学方法,把它吸引进现代医学体系内的;而那些已证实行不通的,就让它淘汰好了。用这样方法,精华与糟粕是可以分开的。可惜,中医体系内不仅不愿意科学化,反而认为科学化会毁了中医。

关于中医与西医之争,因为讨论得很多,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这个时候,忽然要现代的、科学的、专业的、有体系的医学学者和现代医生,转行向传统的、被淘汰的近乎巫术的古代技术学习?甚至用这种古代的技术来治病救人?

一个原因是,真正的痼疾,用西医、西药来治疗是非常昂贵的,而且确实不保证一定会治好。现在的医疗保险支出日益庞大,缺口不小;而最需要花费医疗保险的老人,本身就是中医的爱好群体,号召他们采用中医治疗,能有效减少医保支出。

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在全面提倡恢复传统文化,而中医不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我们看到的是,弘扬的传统文化里,包括提倡孝道,甚至把二十四孝都刷上城市宣传栏里了,里面还有“奉母埋儿”的内容。传统文化里,也包括要求女性回归家庭,侍奉丈夫和公婆,生育二胎,好为国家奉献人口,却忘了我国还有“男女平等”的国策……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发扬民族自尊心,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利器。问题是,这些传统文化,是否还适应于今天的社会呢?这可能就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了。

提倡中医,同样有这个问题。

我赞成把中医当中的精华部分尽快科学化。但现代医学还是需要尊重的。当现代有了青霉素、各种各样先进的手术器械、基因工程 之后,重回五百年前的《本草纲目》里找治疗方法,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第2个回答  2017-07-28

2017年7月11日,也就是前天,国务院颁布了一项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这是一份针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按理来说它的影响本不该波及到行业之外,但其中的第11条出现了“建立完善西医学习中医制度,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攻读中医专业学位,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表述。根据个人目前的了解,这应该是官方第一次明确发文鼓励西医医生离职学习中医,所以才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阵波澜。

到底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为了不让回答演变为比较中西医的优劣,我还是从一个去年的新闻说起吧。

2016年4月,时任甘肃卫生厅主任的刘维忠在退休前,接受了新京报深度调查部的采访。这位厅长在其任上大力推广中医和各种治疗疑难杂症的民间偏方,因此从2012年起,就成为了中文互联网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他办气功班,号称了打通任督二脉这类具有娱乐元素的新闻,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在甘肃推广中医的背景。在新京报的这次采访中,当记者问起刘厅长为什么热衷于推广中医时,刘厅长回答说“这是根据甘肃的省情决定的。”“甘肃是个欠发达省,甘肃的人口占全国2%,经济总量只有全国的1%,很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因此我们坚持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

刘维忠厅长的这番话可以算是管中窥豹,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国内近年来推广中医背后的一些考量。事实上,从1998年全国医保系统建立以来,中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13亿人的医疗保险覆盖。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医保基金正在面临日益严峻的支付压力,多地已出现收不抵支的现象。2014年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就曾预计,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就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到2024年就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的严重赤字。”专家们分析,在目前的医保制度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空间不大,既然“开源”无望,那么节流“控费”的各项举措自然就会提上日程。提倡中医,大力发展中医行业算不算是这些节流措施中的一个呢?

2016年,刘维忠在国家卫计委的例行发布会上推广介绍甘肃特色的医改经验,就曾说过甘肃医改要围绕“减少病人”这个目标展开,推广中医药就是其中一项。刘维忠强调:“中医便宜,因为没有检查费。西医一项检查可能需要2000块检查费,治疗之前,就要先花费。”为了引导甘肃城乡居民使用中医药,甘肃的中医药实现了100%的报销。这说明中医相比于西医的疗法,确实是一种更为“廉价”的治疗方法。

除了甘肃,全国范围内近年来都在大力提倡中医诊疗。除了通过费用优惠吸引普通民众选用中医治病,还需要在 “供给端”提供足够数量的中医医生和诊断用的药方。然而近几十年来的现状造成国内中医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为此,国家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在基层大力推广中药注射液,通过《中医药法》降低中药饮片进入临床的门槛,允许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经过推荐和考核来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等。这些措施必定在未来数年内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3个回答  2017-10-14
国家鼓励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是让这些西医在没有各种仪器的前提下,能够多学习些本领和哲学思维,对病人的生命负责。并没有让西医忘记自己之前所学,不再运用自己所学!以前的“巫医”分两个层次,巫–指的是精神层次的沟通和护理,医–指的是用各种有形的针灸、药物、按摩、摆拔罐来治疗身体疾病的方法!再次强调下,人生病是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的。现代西医单纯机械的处理着身体的器官,忽略了人精神层次的问题,他们把精神层次的学问另外分支出来叫“心理学”,这种分离,是西医需要自我反省的。精神和身体是一,不是二。中国古代医学,从天人合一层次,从宇宙哲学高度认识人的生命,养护人的生命,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应该学习其优秀的地方,如疼痛中医手法或针灸3-5分钟可以马上缓解,西医则只能靠药物。西医的优势在于手术和仪器。但同时这也是西医的问题所在。比如过度治疗,疾病成形前仪器根本检查不出等等。国家的政策,需要好好领会!对老百姓,是个福音。但也要识别伪中医。
第4个回答  2017-10-29
太好了,中西医结合及综合施治,是未来医学必然之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