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题所述

规模收益不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总是不变的,即边际成本不变。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
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点,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规模经济发展经济学概念。规模经济是与体现GDP增长方式的经济规模指数相对而言的、反映经济体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效益指数。宏观上,规模经济指一个经济体(通常为一个国家)用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人民幸福感指数来综合衡量的经济发展程度。微观上,规模经济指用产品、企业、产业附加值、综合效益等来衡量的发展指数。
规模经济也指规模经济效益,即通过一定的经济规模形成的产业链的完整性、资源配置与再生效率的提高带来的企业边际效益的增加。微观的规模经济离不开宏观的规模经济,宏观的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微观的规模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经济规模都不等于规模经济,能够带来规模经济的经济规模才是经济发展的指标、目标和路径。
这个问题其实依赖于许多因素,以致于我们倾向于把企业规模当做类似“国内生产总值”这样的“结果”来分析,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问题”提出来。大致分类,决定企业规模的外在因素是:
(1)企业所提供的商品的“市场类型”
粗略划分为三:
第一类是基础设施,例如朗讯(Lucent)或北电(NorTel)这样的企业,其出售的每一台设备的价格动辄是上百万美元,其技术所要求的“经济规模”几乎没有限度(与市场需求的规模相比),因此几乎总是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
第二类是大众消费,由于产品很快便饱和或过时,且因市场的进入壁垒较低,初期投入的“沉降”资本较小,从而由沉降成本引起的收益递增阶段很短,这是最容易进入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市场类型;
第三类是新兴领域,这里的主要风险是“标准”(或客户“口味”)未能确立,企业规模一方面意味着高风险,一方面意味着参与制定标准(或“口味”)的权力,因此“规模”是企业博弈的策略之一,它只在动态意义上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2)市场开发的阶段
大致又可划分为三:
早期、迅速扩张期、晚期。这三个阶段构成产品和市场的“S”型增长曲线。企业在这一曲线的不同阶段上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最佳规模。
(3)技术更新的方式
大致划分为二:
首先是连续演变型的技术。对于这类技术进步而言,企业规模似乎有助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风险分摊,故大企业在平均意义上比小企业有更大的技术优势;然后是突变型技术。对于这类技术进步而言,如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腾森所论,大企业往往被官僚化倾向和既得利益集团“锁入”现有技术的成功当中而不愿意进入新技术领域,从而与宝贵的“技术进步窗口”失之交臂,在下一轮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1
规模收益不变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假设,即假定厂商无论生产多少数量的产品,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总是不变的,即边际成本不变。或者说,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部门具有规模经济特点,即收益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