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坚硬与柔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众所周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同时他在中国文学发展、思想教育上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和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爱得深沉,爱得热烈,带动全民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民族魂”锐不可挡!

        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我想,没有经历过青春的甜酸凉薄之事,没有经历过悬崖绝命之险,是不会知道平地之美;没有在夜里痛哭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生命的真谛。 而履历丰厚的鲁迅先生,也在其作品中注解着他的人生。

        从《藤野先生》、《孔乙己》中,看到鲁迅先生他个人在生活中的困惑和挣扎。对中国腐朽、封建制度的憎恶,对中国人的耐心引领,都要远远超出了原本身为一个普通人所兼备的责任。若在日本潜心修学,未来的医学道路一片伟岸,发展前途无可限量。但它却具有长远的目光和策划,况且他有他的家,他有他的国——中国。但他不愿在异国他乡,为曾经恶狠狠地鞭打过祖国的别国效力,他明确他当时要做的,就是同祖国一齐搏斗,他坚信中国的发展高度缭绕不绝,只要不断探索进步便成。正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此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选择一切从零开始,这便是他的坚硬!

        人的薄弱点,莫过于他不再拥有和祈盼的光辉岁月,而鲁迅先生最怀念的则是他的儿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作品中,体会到其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和向往,儿时的天真、淳朴一去不返,心理落差的悬殊,造成了内心极大的创伤。 成年后思虑越多,对童年的臆想便越深邃。 在《故乡》中,对记忆中的家是那么依恋,但现实却是那么骨感。没有在最珍贵的时光念好好及,或许,这是鲁迅先生最大的遗憾和其内心深处永久的伤!

        不要虚掷自己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