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以及他的建筑观?

如题所述

相关评价如下:


听说中国建筑师流传着一句话:建筑师在三十岁是不可能成名的,除非你是马岩松。曾经在清华大学听过一场马岩松的讲座。那时我还是结构工程的研究生,混进一帮建筑系的学生里面听讲座。

讲座完之后,我问了一个问题,我说,你的那些建筑设计从结构上可以实现吗?他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我怎么就觉得你这句话很熟悉,特别像设计院里面的结构工程师说的。我也与一些国外的结构工程师谈过,我的这些方案实现起来没有问题。”

后来我来到加拿大读博士,隔壁城市就是马岩松的梦露大厦所在的密西沙加市。每次坐车去多伦多,都能在沿途的高速路上看到梦露大厦。来来回回看到几次之后,我算是有了一点看法了。密西沙加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一部分,人口总的算起来才七十多万,华人人数众多。

这已经是加拿大第六大城市的规模了。市区规模很小,高层建筑都是规规矩矩的高层住宅,跟国内的县城差不多。加拿大的大城市就那么两三个。大部分地区还是宁静自然的小镇,地广人稀。善良朴实的加拿大人住在简单的木结构house和方方正正的住宅楼。

突然马岩松一个新奇的建筑参与竞标,自然能吸引眼球。在并非寸土寸金的加拿大小市兴建,成功难度也不大。我想这一切就跟在国内的县城建个漂亮的高层建筑差不多。不过国外的县城项目拿到国内来宣传,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这个需要包装和崇拜偶像的时代,马岩松抓住了一个宣传的噱头。如果哪一天马岩松能在多伦多市中心拿下一个项目,与毗邻的贝聿铭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大楼遥相呼应,那才算是真正能拿出来让大家谈谈他的设计和建筑观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