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是谁率先发现的?

他是中国人吗?最好列出他的详细资料.

神农
神农氏
【简介】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即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

【历史记载】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黄帝,竟然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主张炎帝、神农氏为二人。

神农氏为什么想起来种五谷呢?《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业发展的转变关头。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维持生计的是猎物和植物的查实。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菽、麦、稷、稻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这一高台的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 会波动。由于这一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地下,现在仅找到一眼,在南面二百步分配权的地方。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天都有方圆近百里的人到这里取水,称为神水,说直接可以治病。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这高台上修建了庙宇。传说神农氏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历代达官司贵人、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五谷台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墙上的壁画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除了开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还有日中为市,造陶器,尝药治病等。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地原始的商品交易。

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

神农氏的另一伟大功绩就是创始了中国医药和医术。

《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376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2
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

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

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

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

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

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

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

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

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

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

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

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

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

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

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

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

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

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

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

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

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

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

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

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

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

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

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

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

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

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

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

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

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

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

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

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

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

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

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

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

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

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神农氏

【简介】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他

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

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

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

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

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即炎帝这个

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

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

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

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

意。

【历史记载】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

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

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

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

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

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

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

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

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

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

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

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黄帝时,神农氏的

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

“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

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

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

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黄帝,竟然

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

二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主张炎帝、神农氏为二人。

神农氏为什么想起来种五谷呢?《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

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业发展的转变关头。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

维持生计的是猎物和植物的查实。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

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

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

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

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

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

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

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

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

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菽、麦、稷、稻五

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

溉。在这一高台的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 会波动。由于这一

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地

下,现在仅找到一眼,在南面二百步分配权的地方。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

天都有方圆近百里的人到这里取水,称为神水,说直接可以治病。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这高台上修建了庙宇。传

说神农氏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

祈求五谷丰登。历代达官司贵人、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据县志记

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

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五谷台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墙上的壁画记录了他

一生的主要功绩,除了开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还有日

中为市,造陶器,尝药治病等。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

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

地原始的商品交易。

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

神农氏的另一伟大功绩就是创始了中国医药和医术。

《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

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

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炎帝 ≠ 神农氏 】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

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

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

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偿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

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

(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

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曦,女

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

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

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

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大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

(《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世”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

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

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

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

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

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

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

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

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

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倒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

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

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传说】

[头顶一颗珠]

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毒蛇一起向神农氏扑

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神农氏于死地。神农氏寡不敌

众,终被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

我。”王母娘娘闻听呼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

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神农氏。毒蛇见到了王母的使者青鸟,都

吓得纷纷逃散。

青鸟将仙丹喂到神农氏口里,神农氏逐渐从昏迷中清醒。青鸟完成使命后

翩然腾云驾雾回归。神农氏感激涕零,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

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神农氏仔细一看,

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全消,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

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

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
第2个回答  2007-08-12
神农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