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关于天宫一号的新闻作文(字数多一点)

如题所述

探梦天宫 放飞理想 自从电视新闻播放了运送“天宫一号”的运载大火箭这一庞然大物从北京乘专列送往发射地之后,我就对“天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也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天宫”是我国老百姓对“宇宙”的另一种称谓。大家对《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不陌生吧,我想这是古人对“天宫”的神秘做出的大胆猜测及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天宫已有了一定的认知,我知道月球上并没有怀抱玉兔的嫦娥姑娘,云层间并没有天庭,也没有神仙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只是另外一些星球对太阳光的反射……但是,太空中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不知道还有没有另外一个银河系,每当我在书上或电视上看到那浩瀚无边的宇宙时,对那些不知名的星球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是否真的有“快乐星球”和“黑暗星球”?是否真的存在“时光隧道”,可以穿越时空?每当看到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我就会痴痴地想:哪一天,我也穿着宇航服,乘着“神州N号”,威风地飞上蓝天,穿过大气层,脱离地球的引力,飞向神秘的太空,探索宇宙中的奥密,看看美丽的金星,火红的火星,神秘的水星,还有可怕的“黑洞”,去月球上“太空步”,望一望我们居住的美丽星球——地球,去搜寻太空生物,去寻找另一个地球,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交个外星人朋友呢……哎呀,想得太投入了,竟然睡着了,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呢!看来,我的“航天梦”算是得告一段落了。 在中国载人航天这个代表最尖端科技的领域,新一代科研人员渐渐崭露头角。今天战斗在“天宫一号”、“神八”等重大发射前沿的主力军,大都是30岁以下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全国为载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科研人员队伍不下十几万,80后占据了八成以上,正是这群年轻人,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将光荣与梦想书写在浩瀚的太空。   不过,我的“探索天宫梦”可没有破灭哦!随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恢宏的成绩。飞天不只是敦煌壁画,现在,我们人类早已成功飞天。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接着,“神州六号”、“神州七号”陆续升空;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成功撞月;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如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也准备发射升空。这一次次的成功升空,表示我们对太空的认识一步步的增进,接触太空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无不说明我的“航天梦”会有实现的一天。我眼前好象又出现了自己身着航天装备,以光的速度穿梭在大小星球之间。 但是,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虽然,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但是,只要我意志坚定,一直朝着它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努力学习,积累更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格,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梦想太遥远了,不过我得把握现在。我们现在还是学生,更多的任务还是学习。只有现在努力,才能换来美好的明天! 生命是有限的,梦想是永远的。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航天梦”会越来越近,我仿佛看见“天宫”的门已向我敞开……

参考资料:+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1
以无人状态发射的天宫一号,最终将迎来地球上的“访客”。作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天宫一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里又搭载了些什么东西呢?   ●居住人造“地球”环境 天宫一号舱内图
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地板的颜色呈深赭石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天”“地”之间的过渡色介于两者之间,不同色块的运用,使舱体成为一个独立有序的小世界。   人类想在太空长期逗留,必须设法制造适宜人类生存的小环境。除了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等常规环境外,“天宫”还对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气体配备了专门的“武器”。此外,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也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12]   ●服饰睡袋绣有祥云图案   蓝色的航天员睡袋外部绣有祥云图案。相比神七的睡袋,它的重量明显减轻,材料也是优中选优,具有抗阻燃、防静电、重量轻、松紧可调等特点。“天宫”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暖内衣、保暖裤、运动袜、运动服、短裤等。这些衣服的设计比较特别,主要是考虑太空工作实验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装有电缆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辐射测量仪等。由于“天宫”长期是无人低压运行,会造成衣服材料加速老化,研究人员在地面作了大量的低压存储试验,用专业设备拉扯衣物,确保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合格。   ●饮食航天食品种类繁多   部分航天食品已经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包括蔬菜、肉类、水果和复水汤等,但这些都不能吃,还只是实验品。真正能吃的航天食品要等航天员随飞船带上天。实验用的这些航天食品,将来要跟随对接的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研究人员要观察它们在天上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将来跟人打上去的航天食品,种类会非常丰富,也更加符合航天员口味。   ●休闲舱内生活丰富多彩   “航天员在舱内的生活并不单调乏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称,“天宫”里为航天员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和娱乐设施,笔记本电脑里事先存储好航天员感兴趣的影音节目。   天宫一号首次带上了太空锻炼器材,如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下肢肌肉;拉力器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下体负压筒对航天员下半身施加负压,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改变失重环境中血液朝头部转移的情况。   太空旅客   中国结+种子+会旗   此次,天宫一号除了搭载了“三名太空乘客”:一枚中国结飞上太空、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和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   这300面会旗曾于2010年12月通过俄罗斯的联盟“TMA-20”载人飞船送至国际空间站,并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今年6月带回地面。
第2个回答  2011-10-02
随着天宫一号于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秋夜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星光闪耀,全新改进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点火升空,明亮的尾焰映红了大漠长空。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随着工业摄像头的播放,我们看到了天宫一号发射的全过程。这时,国人的心都震撼了!
火箭起飞、程序转弯、助推器分离、一级发动舱关闭、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主动发动机关闭、器箭分离、展开太阳翼。这扣人心弦的九个环节,不禁令我们感叹:从“神舟一号”的“冒险”上天到:“天宫一号”这个“新起点”是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而得来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宫”承载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太空的遐想。“天宫一号”究竟是什么?它与“神八”、“神九”、“神十”什么关系?
“天宫一号”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中国人将掌握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基本技术。
第3个回答  2011-10-03
2011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科学进步的世纪。“神舟”,“嫦娥二号”相继踏入了浩瀚的太空,而“天宫一号”,则翻开了新的篇章。

  天宫一号,它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八月中下旬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天宫一号”建筑、设计得十分周到。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

  “天宫一号”不光是在建筑上十分完美,而且在这“天宫一号”的名字上都含有特殊的由来呢!

  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中精美绝伦又气势宏伟的天宫吧!“天宫”有着神秘的色彩,便从这取材而来,而且,“天宫”更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用“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既生动美妙,又能够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提高国人对太空探讨性。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幼儿阶段”。从“神七”到“神十”,其实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与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而立。此后这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此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看来人们的太空梦马上就要实现,探月梦想已经不再是那么遥远。

  在2011至2012年之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多艘神舟飞船,进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实验,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可是“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庞大,所以,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载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运送上去的。人要是想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在高速运行的,时速高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科学家要是计算不够精确,有一点误差的话,就很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也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一项工程。但是,为了探索太空的梦想,科学家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的航天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得牢记美国“挑战者”号那样的悲剧,在一次次进步的同时,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发生,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失败黑暗。这黑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有许多人都在这中放弃了希望,在这黑暗中永远的死去,永远也见不到那冉冉升起的,充满希望的太阳。

  “天宫一号”将载着人们的梦想,带着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究,飞向了那遥远又神秘的太空。那将是我们放飞理想的那一刻!
第4个回答  2011-10-04
美丽的天宫一号,凝聚了各位科研人员的经历和心血。
1、居住人造“地球”环境 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地板的颜色呈深赭石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天”“地”之间的过渡色介于两者之间,不同色块的运用,使舱体成为一个独立有序的小世界。人类想在太空长期逗留,必须设法制造适宜人类生存的小环境。除了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等常规环境外,“天宫”还对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气体配备了专门的“武器”。此外,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也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
2、服饰睡袋绣有祥云图案   蓝色的航天员睡袋外部绣有祥云图案。相比神七的睡袋,它的重量明显减轻,材料也是优中选优,具有抗阻燃、防静电、重量轻、松紧可调等特点。“天宫”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暖内衣、保暖裤、运动袜、运动服、短裤等。这些衣服的设计比较特别,主要是考虑太空工作实验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装有电缆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辐射测量仪等。由于“天宫”长期是无人低压运行,会造成衣服材料加速老化,研究人员在地面作了大量的低压存储试验,用专业设备拉扯衣物,确保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合格。
3、饮食航天食品种类繁多   部分航天食品已经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包括蔬菜、肉类、水果和复水汤等,但这些都不能吃,还只是实验品。真正能吃的航天食品要等航天员随飞船带上天。实验用的这些航天食品,将来要跟随对接的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研究人员要观察它们在天上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将来跟人打上去的航天食品,种类会非常丰富,也更加符合航天员口味。
4、休闲舱内生活丰富多彩   “航天员在舱内的生活并不单调乏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称,“天宫”里为航天员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和娱乐设施,笔记本电脑里事先存储好航天员感兴趣的影音节目。   天宫一号首次带上了太空锻炼器材,如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下肢肌肉;拉力器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下体负压筒对航天员下半身施加负压,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改变失重环境中血液朝头部转移的情况。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因此“天宫”有着神秘的色彩,而且,“天宫”更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用“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既生动美妙,又能够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提高国人对太空探讨性。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幼儿阶段”。从“神七”到“神十”,其实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与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而立。此后这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此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看来人们的太空梦马上就要实现,探月梦想已经不再是那么遥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