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蚯蚓的外形\习性\生活环境\运动方式是怎么样的

各位帮帮我,15号要交了!小女子感激涕零
简单一点,是初中生的题目

蚯蚓(qiuyin)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多达2500种以上。我国约有100种。各地常见的为巨蚯蚓(Megascolex mauritti)、穴居生活的环毛蚓(Phere-tima)。体呈长圆柱形,长达30厘米左右,由70~100以上体节构成,除第1节和最后1~2节外,每个体节上都有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上无刚毛,仅有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央)。在18节腹侧有雄性生殖孔1对。体前端的第6~7、7~8、8~9的节间沟两侧有受精囊孔3对、环状心脏位于第7、9、12、13节内。无大肾管,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产卵1~3个,产在蚓茧(卵袋)中,在蚓茧内受精,经1月左右孵出。以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为食。喜夜间或雨后出穴活动。对改良土壤有一定的作用。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可食用,也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药以全虫(地龙)入药。临床上证明蚯蚓对愈合伤口及排除输尿管结石有一定疗效。由于体内含有多种特殊酶,可分解有机废物,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近年,利用蚯蚓能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重金属,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由于蚯蚓品种较多,生活环境和喜食饲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生活习性也略有差别,但是喜温、喜湿、喜暗、喜透气、怕光、怕盐、怕震、怕辣食却是共同的,在此逐一介绍,供养殖者参考。
1、喜温怕冷热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它怕冷也怕热。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长,在40℃以上死亡,适宜温度为15℃—30℃,最佳温度是20℃—25℃,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温度为20℃—25℃的养殖环境。
2、喜湿怕浸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不能过于干燥,但也不能过于潮湿,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这里所说的喜湿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饲养基土的湿度,二是空气湿度,一般饲养基土的湿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缝见水而不流下为好),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到60%—80%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处,一般是钻在土层下觅食或钻在基料中觅食,黑夜时也有爬出地面觅食的。因怕光所以养成了昼伏夜出的习性。蚯蚓虽然没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满了感光器官,强光对蚯蚓的生长、繁殖极为不利,所以蚯蚓总在黑暗处活动,养殖环境应选在阴暗处。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烂西红柿、西瓜皮、烂水果、洗鱼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葱、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应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静怕震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最怕震动。养殖场应选在安静的处所。不要震动或经常上下翻动基料土。经常震动将会对蚯蚓的生长繁殖造成不良的影响。
6、喜酸怕盐性
蚯蚓喜欢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环境中,最怕接近盐、碱性土壤,或盐碱性水源。如遇到盐碱性土壤或水源,要调整酸碱度。过碱要用磷酸二氢铵调整,还可用2%的石炭水调整,否则蚯蚓不能生存。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蚯蚓后端刚毛先固定身体,前端环肌收缩,纵肌舒张,前端向前变细变长,然后前端刚毛固定身体,后端纵肌收缩,环肌舒张,后端变短变粗,向前移动。不断地交替进行,使身体前进,这种运动方式称为蠕动。比如蜗牛、河蚌、蛆的运动方式也是这样,是爬行的一种特殊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0
蚯蚓(earthworm, potworm, or freshwater ringed worm)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可以分为陆生的及水生的两种类型。大多数的种类属于陆生蚯蚓,体型较大,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俗称「红虫」的水生丝蚯蚓,主要分布在各种淡水水域,一般体型较小,以水中的有机物质为食物来源;寡毛类也有极少数为海产性的。
,蚯蚓的分节多在80节以上。外观上除了分节之外,成熟的蚯蚓在靠近头部的地方,有体节会愈合成环带。以环毛蚓为例,环带上有雌孔,是蚯蚓排出卵子的地方。在环带的后方则有两个雄孔,是蚯蚓排出精子的地方;雄孔四周常有乳头状突起,称为乳突,雄孔与乳突是分辨蚯蚓种类的重要依据。然而,大多数的蚯蚓仅由外观是无法判定其种类的,需要解剖,以其内部构造如受精囊、摄护腺及肠盲囊等的数量、大小、形状与位置来鉴定其种类。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它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植物的嫩茎叶为食,在进食大量的土壤后排出的土壤称为粪土,常堆积于地表洞口或洞穴中;当蚯蚓数量多、活动频繁时,土壤因被翻动而松弛,有利于植物生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10
蚯蚓为习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腐败有机物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我国有2000多种。
蚯蚓是靠腹部的刚毛提供摩擦力 靠身蚯蚓(qiuyin)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多达2500种以上。我国约有100种。各地常见的为巨蚯蚓(Megascolex mauritti)、穴居生活的环毛蚓(Phere-tima)。体呈长圆柱形,长达30厘米左右,由70~100以上体节构成,除第1节和最后1~2节外,每个体节上都有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上无刚毛,仅有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央)。在18节腹侧有雄性生殖孔1对。体前端的第6~7、7~8、8~9的节间沟两侧有受精囊孔3对、环状心脏位于第7、9、12、13节内。无大肾管,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产卵1~3个,产在蚓茧(卵袋)中,在蚓茧内受精,经1月左右孵出。以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为食。喜夜间或雨后出穴活动。对改良土壤有一定的作用。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可食用,也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药以全虫(地龙)入药。临床上证明蚯蚓对愈合伤口及排除输尿管结石有一定疗效。由于体内含有多种特殊酶,可分解有机废物,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近年,利用蚯蚓能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重金属,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体不同环节的交替收缩与伸长来运动的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