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礼仪要求

如题所述

一、仪容仪表总体要求

仪容仪表是初中生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生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雅、语言文明,追求健康向上、朴实自然之美,切勿盲目模仿、追赶时髦、图慕虚荣,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二、仪容服饰规范要求

脸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表情勿傲、勿暴、勿怠,神色宜静、宜和、宜庄。

(一)发型及面、手部要求

1.男生统一留短发,女生统一梳运动式短发或马尾辫。

2.头发要梳理整齐并做到前不扫眉、侧不遮耳、后不过衣领。

3.不得剃光头、染发、烫发、披头散发或留怪发型(如鸡冠形发等)。

4.不佩戴饰物或手机,不化妆,不留胡须,不留长指甲或装饰指甲。

5.坚持每天洗脸、刷牙、洗脚,经常洗澡、洗头。

(二)校服、校牌穿戴要求

1.在校期间,必须着全身校服并正确佩戴学校统一印制的校牌(出入证或住宿证)。

2.不得修改校服或在校服上乱涂乱画,不得损毁、丢弃校服,不得穿奇装异服。

3.不得损坏、涂改或私制校牌,不得出借校牌或佩戴他人校牌。

4.必须爱护并妥善保管自己的校服、校牌。校服破损时,要及时缝补或更换。

5.衣着要整洁得体,不得过于暴露;不得穿高跟鞋或拖鞋。

三、仪表言行规范要求

1.坐、立、行走姿势要合乎健美要求,服装、发型要合乎自己身份、朴素大方。 

2.靠右行走,途中遇到老师、同学、熟人要主动让道并礼貌地打招呼。

3.领导、老师、家长到教室、寝室,要礼貌地问好、让座。

4.个人财物及书本要妥善保管、摆放整齐,经常换洗枕巾、床单、被套等。

5.打水、打饭、洗刷、如厕等,应“先人后己”,切勿争抢。

6.与人交谈时,体态、语言要文明得体。不得言行粗俗,高声喧哗,失了分寸。

8.与人和睦相处,不与老师、同学、家长争吵,不给老师、同学起绰号。

7.课前两分钟进教室备好上课用品,静候老师到来。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和礼仪。

9.集会时,要遵守会场纪律及礼仪,不得破坏会场卫生。

10.在校外或毕业后遇到老师、同学,要主动热情地问候。

扩展资料:

中学生文明礼仪是中学生在各种场合都应该遵守的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而言,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学生文明礼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4
【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要求】
一、形象礼仪
1、在校期间按学校要求穿规定的校服,衣服干净整洁;团徽佩戴在左胸。
2、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3、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4、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
1、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2、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3、不迟到。如果迟到,立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4、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5、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清晰。
6、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
7、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起立,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
1、课间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注意礼让。
2、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制作、团队活动、文化节活动以及培养特长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3、出入教室、等教学活动场所要轻声慢步,按指定线路有序行走,不拥挤,不抢道。
四、集会礼仪
1、集合列队要迅速、安静、整齐,并在指定位置坐(站)好。
2、参加升国旗仪式,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
3、听讲话、看演出,要做到神情专注,姿态端正,保持安静,并适时适度鼓掌。
4、在集会过程中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会场清洁卫生。
五、交往礼仪
1、进出校门,相互谦让;主动向门卫和值班老师问候。
2、上下楼梯时,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师,应让老师先行,向老师问好。
3、要诚恳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和老师、同学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不欺骗老师,不顶撞老师。
4、住宿生要遵守宿舍管理规定,讲究宿舍卫生,个人物品要按规定摆放。
5、尊重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不给同学取绰号,不挖苦讽刺他人。
6、向别人借东西,要先征得别人同意;并且信守诺言,按时归还。
六、就餐礼仪
1、进入餐厅要安静有序,拿取餐具相互礼让,不急跑,不插队,不争抢,不拥挤。
2、进餐时遵守食堂秩序,保持安静,爱惜粮食。
3、进餐后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残汤余羹、不乱扔餐具与垃圾,保持餐厅卫生。
第2个回答  2011-09-21
A、学校礼仪
一进校礼仪
1、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2、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3、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二课堂礼仪
1、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行礼,齐声道“老师好”。
2、学生进教室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3、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4、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先举手,经同意后,起立回答。
5、学生上课时姿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便下位走动。
6、上课不做小动作,不讲小话。
7.、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谢谢老师”待老师离开后,自由活动。
三尊师礼仪
1、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3、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4、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5、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6、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四仪容服饰礼仪
1、学生必须佩戴校 徽,少先队员戴红领巾,团员戴团徽。
2、升旗、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学生必须穿校服。
3、仪容服饰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扣好衣服。
4、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画眉、涂口红、画眼圈、涂指甲、戴金银手饰,不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五集合礼仪
1、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体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2、升旗仪式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3、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准时整队入场、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4、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台口上下,在台上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奖状向大家示意。
5、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能起哄、喊叫。
六环卫礼仪
1、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2、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4、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5、自行车存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排列整齐。
七课余礼仪
1、课余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不互相打骂。
2、不做无安全保障的游戏。
八同窗礼仪
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谈话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不恶语伤人。
2、不讥讽同学的生理缺陷和乱取绰号。
3、同学间不搞小团体、小集体,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4、借同学的钱、物要及时归还,损坏同学的东西要主动赔偿。

B、家庭礼仪
一孝敬父母
1、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长辈见面要主动问候。
2、每日起床后向父母问“早安”。
3、上学前梳头、整装,离开家时,向父母道别。
4、放学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5、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6、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与父母长辈顶嘴。
二家庭书信
1、与家人通信,信的内容要讲究礼貌。
2、书写规范,正确填写邮政编码。
3、正确使用祝颂问安语。
4、信封缄启书写要用尊称。
三家庭应酬
1、迎客。客人进门后,主动打招呼、接待。
2、主动让座、倒茶,敬茶要用双手端稳。
3、客人与父母交谈时,要主动回避。
4、当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情况,自己应站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内容。
5、送客。当客人提出要告别时,待客人先起身后,自己再起身相送。
6、探视病人。亲友、老师或同学患病,应去探望,保持轻松、无虑的气氛,给病人心灵上的最大安慰。
7、庆贺。同学、朋友、亲戚在学习、工作上取得好成绩时,要主动庆贺。
8、凭吊。亲朋戚友去世,前往吊唁要注意穿素装,忌穿大红大绿的衣服,进入吊唁场以后,态度要沉重,不能大声谈笑。
9、电话
⑴向外人打电话时,不拨错电话号码。
⑵自报姓名,使用礼貌称呼。
⑶通话时语调柔和,吐字清楚,切忌哆嗦。
⑷通话结束时应说“再见”。
⑸自己接电话时先说“您好”,后说“这是某某家(或某某单位)”,再请问对方应找的人。
⑹礼貌使用“请稍等,我去叫他”,“他不在,我能帮你什么忙吗”等语言。
10、探亲访友。逢年过节或休息时,探望亲戚朋友要注意礼节。

C、社交礼仪
一语言礼仪
1、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使用普通话。
2、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亲切,用语谦逊、文雅,声音大小适当,语调平和沉稳。
3、说话要掌握分寸,措辞恰当、客观、有善意。
4、学会致谢和道歉,使用“谢谢”、“很抱歉”、“打扰了”、“对不起”等文明用语。
二体态礼仪
1、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立时做到头正、面容平和自然,肩放松,躯干挺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腿立直;坐时做到入座轻而稳,双肩平正放松,上体自然挺直,双膝自然并扰;离座时要自然稳当。
2、举止稳重,克服“冒冒失失”的行为。
3、会用有特殊礼貌意义的动作,如:点头、举手、起立、欠身(弯腰)、鼓掌等。
4、讲究个人和公共卫生,不当众搔痒,防止发自体内的各种声音,吐痰必入孟。
三餐桌礼仪
1、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餐时,待主人示意后开始。
2、夹菜文明,细嚼慢咽,不挑食,动作文雅,不发出不必要的响声。
3、用筷切忌:敲筷、叉筷、游筷、刺筷、签筷、吮筷、插筷、挥筷、舞筷等。
4、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
5、退席时对他人说一声“请慢吃”。
6、在食堂用餐时排队礼让,爱惜粮食,不乱倒剩饭。
四交通礼仪
1、走路时做到双目向前平视,步幅适当,停步、拐弯、上下楼梯时,从容不迫,控制自如。
2、骑车时遵守交通规则,进入学校或单位大门时主动下车,在行人多的地方推车行走。
3、骑车时不勾肩搭背,不相互追逐,不曲折竟驶。
4、假若不小心撞了他人,要主动道歉。
5、乘车时遵守秩序,让车、让座,下车时及早作好准备。
6、问路时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劳驾”、“请问”等。
7、询问之前要礼貌称呼对方,如“老大爷”、“阿姨”、“叔叔”、“小同学”等。
8、发问时用请求语气,事后诚恳致谢。
五公共礼仪
1、在公共场所遇到师长、邻居长辈或其他相识人主动打招呼。
2、邻里之间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相帮助,不打听他人的私事,不介入是非之争。
3、旅游参观时,能 自觉保护公物,自觉维护旅游区的环境卫生和静谧气氛,主动关心他人,为他人提供方便。
4、观看演出时,自觉遵守场内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高声喧哗,不附唱或以手击拍。
5、进入图书室、阅览室,衣着整洁,进馆按秩序,就座时移动椅子不出声,不抢占座位。
6、爱护图书和其他公物,借阅书刊按期归还。
7、阅读不出声,不与人交谈,不喧哗。
8、保护室内卫生,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9-21
初中生没有太高的礼仪要求,保持和同学,老师,父母的礼貌的,对别人的尊敬,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就好了,没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如有问题,请追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