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板拿法

如题所述

一、直拍反打的最佳握拍方式 

乒乓球技术与握拍方法关系密切。直拍反打技术对握拍的方法也有要求,而且在诸多的直拍握拍方式中,最有利于直拍反打技术发挥的只有一种。 

目前常见的直拍握拍方式有五种:一是大钳握法。即拇指与食指钳住拍柄.拇指的第一指节压住球拍的左肩;食指的第二指节紧贴着拍柄右肩.第一指节按住拍面,因而钳形较大。球拍背面中指、无名扬和小指伸开分指托拍。二是中钳握法。拇指同大钳握法,食指则是第三节紧贴拍柄右肩,第一二节按住拍面,因而钳形适中,拇指与食指间距离约2-3厘米。球拍背面三指半伸半曲排指托拍。三是小钳握法。拇指与食指钳住拍柄,且距离很近,不到1厘米(俗称“吊拍”)。球拍背面三指弯曲叠指托拍。四是食指勾柄(日本式)握法。即拇指紧贴拍柄,食指扣住拍柄,形成环状套住拍柄。球拍背面中指伸直顶住球拍的中部,无名指、小指也伸直连叠在中指旁。五是削球握法。即拇指贴住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虎口顶住拍柄与左拍肩的弯曲部位,使球拍固定。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开,托位球拍背面,食指用第一、二节贴住拍背外侧。 

以上五种握拍法都可以进行直拍反打,但比较起来最佳方式是中钳握拍法。原因在于大钳提法、食指勾柄握法、削球握法球拍背面手指占据的面积较大,使背面击球的面积相对减少,不利于技术发挥。而小钳握法虽然背面击球面积较大,但其“吊拍”的特点却不利于控制拍形,影响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只有中钳握法,既有利于控制拍形,背面又有较充分的击球拍面,因而我国直拍反打技术领先的一些运动员,如刘国梁、马琳、阎森等都是这种握拍方式。 

二、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 

初学直拍反打者,往往击球不是下网就是漏球。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特别是没抓住由正面击球转变为反面击球后的主要矛盾—一拍形控制问题。所以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应围绕解决拍形控制来探索。笔者归纳为三条:(一)拇指压拍;(二)屈腕支肘;(三)重心下降。可以说把握了这三条,运用各种反打技术就有了良好基础,就能流畅准确地把球击到对方台面。什么道理呢?我们逐条分析一下: 

<一>拇指压拍。直拍反手正面击球时为了控制拍形,达到一定的前倾角度。要求食指压拍、拇指放松;而用反面击球,拍面的自然形态是过于前倾甚至与台面平引,这就难免造成击球下网甚至漏球。所以必须加重拇指对球拍左肩的压力,同时食指略放松,中指托顶住球拍,依托面与台面形成不小于30的夹角,这样才便于击球。 

<二>屈腕支肘。屈腕主要是为了调整拍面方向,因为直拍反面击球拍面方向易于右偏过度。屈腕后不仅可以打出更准确更有力的右向斜线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打出左向的直线球。如果不屈腕,只能击出清一色的右向斜线球,而且很难打出“爆发力”。屈腕的同时还要注意略作内旋,以配合拇指压拍控制好拍形。 

支肘是为了发挥肘部的杠杆作用,这一动作是从横拍反手攻球动作借鉴而来。先支肘,击球时收肘,借以增加前臂的挥摆力量,提高直拍反打的威力。由于直拍反手正面击球,不论是推挡还是反手攻球,是不能支肘的,所以在直拍反打时尤其要注意体会这一动作要领。支肘与屈腕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十分协调。屈腕同时支肘,击球时展腕收肘,而后又还原为屈腕支肘。 

<三>重心下降。这一动作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辅助控制调整拍形前倾度。因为直拍反手正面击球时,拍面难于前倾,须在扭转手腕的同时辅之以提高重心,才便于发力和保持拍形。而直拍反面击球正好相反,拍面是过于前倾,所以要在拇指压拍、手腕内旋的同时辅之以降低身体重心,拍形才能恰到好处。 

二是有利于反面拉弧圈球。直拍反手正面击球主要技术是推挡和快攻,而直拍反面击球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利用拍形便于前倾,前臂便于前伸的特点,拉出强烈的弧圈球,重心下降有利于保证这一技术的更好发挥。 

三、直拍反打技术的主要内容 

直拍反打尽管主要站在反手位进行,但其技术内容还是十分丰富。 

笔者认为有如下九项: 

<一>反面快拨。 

相当于正面推挡,但可以比推挡更快,打得更突然更具隐蔽性。 

可以拨接对方的推挡球.不太转的下旋球,还可快拨弧圈球。在相持中可与正面推挡、攻球结合适用,起到变化节奏、争得主动的作用。 

<二>反面“快点” 

由于反手正面击球时手腕扭转程度有限,很难打出“快点”球,而反手击球却很容易打出“快点”球,甚至比正手“快点”还易于上手。这就可改变直拍选手对于反手位近网小球主要靠搓球来过渡的被动局面。 

<三>反面抽杀 

在反手位出现大角度半高球时,用反面抽杀比用反手正面抽杀要便利得多,抬臂就可打,而不必像反手正面攻球那样,要迅速做出沉肩举臂扭腕的系列动作。 

<四>反面拉弧圈 

当对方发下旋长球或劈搓长球至我左大角时,用直拍正面不好对付,而用反面拉弧圈是正中下怀。既可拉高吊弧圈,也可拉前冲弧圈,还可利用板面自然右向的条件,拿出别具一格的右侧旋弧圈球。 

<五>反面搓球 

配合正面搓球,突然用反面搓上两板,可起到出其不意扰乱对方的效果,特别是球拍两面胶皮性能不同的选手,用反面控球时效果更佳,对方常会回球下网或回出高球,陷于被动。反面搓球既可慢搓也可快搓。 

<六>反面削球 

直极反面削球技术出现很早,在六七十年代,直板反打技术还未成形之前,有的直板选手在回击反手位角度大的急球时,在来不及推挡或反手攻的情况下,往往下意识地向左后大撤一步,顺势用球拍反面来个“海底捞月”,将球救起,姿势优美,效果不错。这一招也成了后来一些同志研究直拍反面击球技术的兴趣点。那时直拍反面一般是光板,削不出什么旋转变化来。今天我们的直拍反面专门贴上了海绵胶皮,更能运用和发展反面削球这一技术。 

<七>反面盖挡 

当对方拉出强烈旋转的高吊弧圈球到反手位时,用反面盖挡比较省力。因为很容易将拍形前倾到盖住来球的角度。盖档时还可据情减力或向下向左右略作摩擦。 

<八>反面发球 

在不倒拍的情况下,用反面发球比较新奇,可造成对方回接犹豫,回出机会球,主要有反手位发转与不转球,正手位发左侧下旋球三种。 

<九>反面接发球 

在正确判断对方发到反手位来球情况的前提下,选择运用点、拨。抽、拉、搓、削等反面击球技术还击,这是直拍反打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技术,它加强了直拍选手反手接发球的手段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前三板前四板的战斗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8
众所周知,现在练习直板的选手越来越少了,因为一个直板选手想成为一流高手是需要花费很大的经历与时间的,而且直板需要一定的灵性,,不是光靠刻苦训练就可以的。上个世纪中国的一批传统直板正胶打发称霸世界,但随着欧洲弧圈球技术的流行与完善,传统的直板打发已不具备那么大的优势,但随着中国运动员的努力,马林与王皓再次为直板打出了一片天,马林是典型的直板单面拉打法反手推挡兼顾直板横打,王皓则是由于拿拍的原因完全放弃了推挡,虽历经坎坷,但也成了一代霸主。
马林虽有直板横打,但是由于拿法的限制,横打主要是用来拉下旋球,上旋球的能力不是很强,王皓则是完美的直板横打,两人的拿法也有很大区别,这一版块上有详细介绍两人拿法的文章,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对于大部分直板选手来说,推挡的比例还是居多,直板横打是为了增加一定的进攻而后来加进去的,关键时刻可能很多人还是比较信任推挡。现在的选手横打的拿法上可能有以下3种倾向:1,完全放弃推挡,选择王皓的拿法 2,马林式传统拿法,兼顾横打与推挡 3,一般还是传统拿法,等用到横打时,反手的手指通过协调再用直板横打。
这三种都各有利弊,在这里不一一讨论,但我认为只要明白了横打的原理,找到一种兼顾二者的拿法也未尝不可,直板横打主要通过球拍摩擦球的侧面来制造旋转,通过手腕与身体协调制造摩擦,发力时大拇指发力多食指起调节作用,推挡则是需要反面的几根手指控制板型来确保推球时的稳定性,我认为传统的拿法背面的手指不需要动,只需要调整大拇指与食指的角度就可以兼顾二者,传统的正面是拇指与食指像钳子似的夹住拍柄,我们可以稍微调节一下,食指往上移动,拇指也往上移动大致两边以相同的角度夹住拍柄,大致成箭羽的形状,这样我感觉是比较兼顾两者的拿法。

参考资料:http://bbs.alltt.com/viewthread.php?tid=198966

第2个回答  2011-09-28
的建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