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四川高考物理

如图所示,一根长L=15m的光滑绝缘细直杆MN,竖直固定在场强为E=1.0×105N/C、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倾斜向上的匀强电场中。杆的下端M固定一个带电小球A,电荷量Q=+4.5 ×10—6C;另一带电小球B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6C,质量m=1.0×10—2kg。现将小球B从杆的上端N静止释放,小球B开始运动。(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取g=10m/s2)

(1)小球B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小球B的速度最大时,距M端的高度h1为多大?

(3)小球B从N端运动到距M端的高度h2=0.61m时,速度为 =1.0m/s,求此过程中小球B的电势能改变了多少?

本题由于提及静电力常量,则暗示要把小球间相互作用力和相互势能计算在内。此题由于是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电场混合,算合电场很麻烦,建议把电场先分开算,求得各自的力和势能之后在结合。
解:(1)因为杆MN是固定的,因此B的受力可以只考虑竖直方向。
B受电场E作用力F1=qE=0.1N,竖直方向分量为F1y=F1*sin30=0.05N
B受A的静电场作用力向上,F2=kQq/L^2=1.8*10^-4N
算到这,发现数量级有问题,是不是L=15m搞错了?根据第三问h2=0.61m,我推断L=1.5m吧?若是1.5m,则F2=1.8*10^-2N=0.018N,这样可能可信一点

B所受的合力为F=mg-F1y-F2=0.032N
a=F/m=3.2m/s^2

(2)法1:能量守恒,动能增量=重力势能减量-电势能增量之和
电势能增量之和=匀强电场电势能增量+点电荷电场电势能增量
Ek=1/2m*v^2=mgh1-{F1y*h1+kQq[(L-h1)^-1-L^-1]}
此为Ek关于h1的函数,对其求导
Ek'=mg-F1y-kQq*(l-h1)^-2
令Ek'=0时动能Ek有最大值 得,(L-h1)^2=kQq/(mg-F1y)
h1=L-根kQq/(mg-F1y)=1.5-0.9=0.6m

法2:这是局限于高中课本的解法,即不知道点电荷电场的电势能表达式:Ep=kQq/r的解法,也是高中阶段标准答案
当B下降,h1增大,a减小,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F=mg-F1y-kQq*(l-h1)^-2=0,可以发现F=Ek'(能量关于位移的导数当然就是力了)。
后同,h1=0.6m

(3)法1;电势能改变量=匀强电场电势能增量+点电荷电场电势能增量=F1*h2*sin30+kQq[(L-h2)^-1-L^-1]=0.049J
可以不需要v=1m/s这个条件,因为已经默认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是已知条件。

法2:高中阶段标准答案
动能增量+电势能增量=重力势能减量
1/2mv^2+Ep=mgh2
代入数据,得Ep=0.056J
会发现法2答案和法1不同,这是题目数据漏洞,出题者没有考虑到Ep=kQq/r这个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我经常遇到类似,没问题。

PS:在重大考试答卷中最好不要出现法1,因为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Ep=kQq/r和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在课本中是没出现的,要自己推导,所以在正式考试(如高考)中的不作为已知条件,一旦出现当错处理。
没办法,高考就是这么呆板,我深感抗议!还是竞赛好,没那么多死规矩,灵活很多~~呵,题外话说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9
我就是454368970, 就是那个20分钟后答你的那个,答案如下,但是我刷新不了不能修改答案~~重新开了个号,要给最佳答案就给我老号,不要给这个,谢了~~

本题由于提及静电力常量,则暗示要把小球间相互作用力和相互势能计算在内。此题由于是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电场混合,算合电场很麻烦,建议把电场先分开算,求得各自的力和势能之后在结合。
解:(1)因为杆MN是固定的,因此B的受力可以只考虑竖直方向。
B受电场E作用力F1=qE=0.1N,竖直方向分量为F1y=F1*sin30=0.05N
B受A的静电场作用力向上,F2=kQq/L^2=1.8*10^-4N
算到这,发现数量级有问题,是不是L=15m搞错了?根据第三问h2=0.61m,我推断L=1.5m吧?若是1.5m,则F2=1.8*10^-2N=0.018N,这样可能可信一点

B所受的合力为F=mg-F1y-F2=0.032N
a=F/m=3.2m/s^2

(2)法1:能量守恒,动能增量=重力势能减量-电势能增量之和
电势能增量之和=匀强电场电势能增量+点电荷电场电势能增量
Ek=1/2m*v^2=mgh1-{F1y*h1+kQq[(L-h1)^-1-L^-1]}
此为Ek关于h1的函数,对其求导
Ek'=mg-F1y-kQq*(l-h1)^-2
令Ek'=0时动能Ek有最大值 得,(L-h1)^2=kQq/(mg-F1y)
h1=L-根kQq/(mg-F1y)=1.5-0.9=0.6m

法2:这是局限于高中课本的解法,即不知道点电荷电场的电势能表达式:Ep=kQq/r的解法,也是高中阶段标准答案
当B下降,h1增大,a减小,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F=mg-F1y-kQq*(l-h1)^-2=0,可以发现F=Ek'(能量关于位移的导数当然就是力了)。
后同,h1=0.6m

(3)法1;电势能改变量=匀强电场电势能增量+点电荷电场电势能增量=F1*h2*sin30+kQq[(L-h2)^-1-L^-1]=0.049J
可以不需要v=1m/s这个条件,因为已经默认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是已知条件。

法2:高中阶段标准答案
动能增量+电势能增量=重力势能减量
1/2mv^2+Ep=mgh2
代入数据,得Ep=0.056J
会发现法2答案和法1不同,这是题目数据漏洞,出题者没有考虑到Ep=kQq/r这个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我经常遇到类似,没问题。

PS:在重大考试答卷中最好不要出现法1,因为点电荷电场电势能表达式:Ep=kQq/r和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在课本中是没出现的,要自己推导,所以在正式考试(如高考)中的不作为已知条件,一旦出现当错处理。
没办法,高考就是这么呆板,我深感抗议!还是竞赛好,没那么多死规矩,灵活很多~~呵,题外话说多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