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和群钻的磨法

麻花钻是 怎么 磨的 ,还 有 群钻是 不是 在标准麻花钻的 基础上磨出来的,?请师傅们具体说说是 怎么磨的,以及孔大小的 原因?

麻花钻的磨法:

1、刃口摆平轮面靠

这里的“刃口”为主切削刃,“摆平”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轮面”指砂轮的表面。“靠”为慢慢靠拢的意思。此时钻头还不能接触砂轮。

2、钻轴斜放出锋角

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锋角”即顶角118°±2o的一半,约为60°这个位置很重要,直接影响钻头顶角大小及主切削刃形状和横刃斜角。要记忆常用的一块30°、60°、90°三角板中60°的角度,此时钻头在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准备接触砂轮。

3、由刃向背磨后面

指从钻头的刃口开始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刃磨。这样便于散热和刃磨。此时钻头可轻轻接触砂轮,进行较少量的刃磨,刃磨时要观察火花的均匀性,要及时调整压力大小,并注意钻头的冷却。

4、上下摆动尾别翘

这个动作在钻头刃磨过程中也很重要,往往有学生在刃磨时把“上下摆动”变成了“上下转动”,使钻头的另一主刀刃被破坏。同时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以上,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

群钻的磨法

1、磨短横刃:磨短横刃后使横刃为原来的1/7~1/5,同时使新内刃上前角增大,这样不仅减小了轴向力,改善了定心,还提高了钻头的切削性能。

2、磨月牙槽:即在麻花钻主后刀面上对称磨出两个月牙槽,形成凹形圆弧刃,把主切削刃分成3段,即外刃、圆弧刃、内刃。圆弧刃增大了靠近钻心处的前角,使切削省力。由于主切削刃被分成了几段,所以有利于分屑、排屑和断屑。

钻削时圆弧刃在孑L底切削出一道网环筋,能起稳定钻头方向、限i削钻头摆动、加强定心的作用。磨月牙槽还能降低钻尖高度,不仅使横刃锋利.还不影响钻尖强度。

3、磨出单边分屑槽:即在一条外刃上磨出凹形分屑槽。有利于排屑和减小切削力。



扩展资料

群钻钻削有以下特点:

1、由于群钻平均前角增大,钻削轻快,轴向抗力可下降35%~50%,钻削扭矩下降10%一30%。

2、由于钻削力下降,且分屑、排屑效果好,可采用比普通麻花钻高近三倍的进给量,从而使钻削效率显著提高。

3、群钻钻削顺畅,摩擦减小,而且切削液易进入切削区,冷却润滑效果较好,钻削温度较低。减轻了钻头磨损,比普通麻花钻寿命提高2~3倍。

4、钻孔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及表面质量都有所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花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群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哇 你找个钳工老师不就好了 钳工手册书上都有 一句两句可说不清楚
群钻是中国人倪志福于1953年创造的,原名倪志福钻头,后经本人倡议改名为“群钻”,寓群众参与改进和完善之意。标准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由两条主切削刃和一条横刃构成,最主要的缺点是横刃和钻心处的负前角大,切削条件不利。群钻是把标准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磨出两条对称的月牙槽,形成圆弧刃,并在横刃和钻心处经修磨形成两条内直刃。这样,加上横刃和原来的两条外直刃,就将标准麻花钻的“一尖三刃”磨成了“三尖七刃”(见图)。修磨后钻尖高度降低,横刃长度缩短,圆弧刃、内直刃和横刃处的前角均比标准麻花钻相应处大。因此,用群钻钻削钢件时,轴向力和扭榘分别比标准麻花钻降低30~50%和10~30%,切削时产生的热量显着减少。标准麻花钻钻削钢件时形成较宽的螺旋形带状切屑,不利于排屑和冷却。群钻由于有月牙槽,有利于断屑、排屑和切削液进入切削区,进一步减小了切削力和降低切削热。由于以上原因,刀具寿命可比标准麻花钻提高2~3倍,或生产率提高 2倍以上。群钻的三个尖顶,可改善钻削时的定心性,提高钻孔精度。为了钻削铸铁、紫铜、黄铜、不锈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等各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群钻又有多种变型,但“月牙槽”和“窄横刃”仍是各种群钻的基本特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