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坏处有什么 有什么不良反应

如题所述

那么常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坏处有什么?有什么不良反应? 常吃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坏处有一些,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药物依耐性,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具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用药者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副作用: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较少见或罕见的有: (1)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 (2)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3)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4)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方能有效治疗疾病,因此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具有治疗高血压、心绞痛之功效,与以上介绍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效果类似,想要咨询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朋友们还可以选择康爱多药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3
下面是有关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问题

不良反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
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3)
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
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5)
逾量或中毒表现:

轻度,即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多见于风湿病用本品治疗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深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

重度,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过量时实验室检查可有脑电图异常、酸碱平衡改变(呼吸性碱中毒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或高血糖、酮尿、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蛋白尿。

注意事项

(1)
叉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或另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但非绝对。必须警惕交叉过敏的可能性。(2)
对诊断的干扰:
1)
期每日用量超过2.4g时,硫酸铜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葡萄糖酶尿糖试验可出现假阴性;
2)
可干扰尿酮体试验;
3)
当血药浓度超过130μg/ml时,用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可得假性高值,但用尿酸酶法则不受影响;
4)
用荧光法测定尿5-羟吲哚醋酸(5-hiaa)时可受本品干扰;
5)
尿香草基杏仁酸(vma)的测定,由于所用方法不同,结果可高可低;
6)
由于本品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剂量小到
40mg/日也会影响血小板功能,但是临床上尚未见小剂量(〈150mg/日〉引起出血的报道;
7)
肝功能试验,当血药浓度〉250μg/ml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可有异常改变,剂量减少时可恢复政党;
8)
大剂量应用,尤其是血药浓度〉300μg/ml时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
9)
每天用量超过5g血清胆固醇低;
10)
由于本品作用于肾小管,使钾排泄增多,可导致血钾降低;
11)
大剂量应用本品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素(t4)及三碘甲状腺素(t3)可得较低结果;
12)
由于本品与酚磺酞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而使酚磺酞排泄减少(即psp排泄试验)(3)
下列情况应慎用:
1)
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
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本品偶见引起溶血性贫血);
3)
痛风(本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于,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
4)
肝功能减退时可加重肝脏毒性反应,加重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变患者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5)
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大量用药时可能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6)
肾功能不全时有加重肾脏毒性的危险;
7)
血小板减少者。(4)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第2个回答  2020-07-15
可引起胃反酸,严重者引起胃溃疡,胃穿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