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苦难的名人事例

如题所述

1、高尔基

高尔基的童年受尽了苦难,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年幼的高尔基生活在外祖父家,那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残暴的人,开办了一家大规模的染坊。在染坊里,大人们使布料像魔术般变色,这使刚到外祖父家不久的高尔基很惊奇。

为什么黄色布浸到黑水里,就变成深蓝色了;灰布在红褐色的水里涮一涮,就变成樱桃红色了。高尔基觉得很好玩,并想亲自动手染一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小表哥萨沙。萨沙告诉高尔基白色布最容易上色,并劝说高尔基从柜子里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拿出来,把它染成蓝色。

每星期六晚祷告之前,外祖父总是从水桶里捞起长长的树条子,把在这一星期中犯有“过失”的孩子痛打一顿。因为萨沙把高尔基染桌布的事告诉了外祖父,这一次小高尔基也要挨打了。

高尔基记得,当时“外祖母向我扑过来,两手抱起我喊道:‘我不给你!不给,你这魔鬼!’外祖父向她猛扑过来,推倒她,把我抢过来,抱到凳子上,我在他手中挣扎,拉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他狂吼着,夹紧了我,最后,向长凳上一扔,摔破了我的脸。

我记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进来!打死他!……”这一次,外祖父把高尔基打得失去了知觉。接着小高尔基就病了一场。在生病的那几天,是高尔基一生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日子,他感觉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

从那时起,小高尔基就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都有难以忍受的感觉。

2、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3、儒勒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4、爱迪生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

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5、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1、马云

第一次“起落”:从两次高考落榜到毕业后当大学教师

马云各门功课中数学最差,第一次高考数学竟然考了1分,从而与大学无缘。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马云开始在杂志社打零工,受到励志图书《人生》的影响下定决心再战高考。

第二次高考,数学19分,再次落榜。虽然经历两次惨败,但是马云却越挫越勇,边打工边复习,终于在第三次高考中考入杭州师范学院,这次他数学考了79分。

1988年,马云毕业后被推荐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教授英语及国际贸易,还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做夜校教师。担任教师的七年间,马云积累了丰富的国际贸易知识,也结识了一些做外贸生意的老板,为日后创业打下了深厚的人脉基础。

2、俞敏洪

俞敏洪1978年高,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没有特别失望,家里人也没有给他什么压力,反正不行就在农村干活。

俞敏洪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后来去大队初中当了代课老师。1979年俞敏洪再度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结果再度落榜。

高考英语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分数出来以后,俞敏洪的英语是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是380分。

3、邓小平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同年6月,被临时党中央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1966年“文革”开始后,失去一切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落”。

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二起”。

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毛泽东提议,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职务,保留党籍,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的党政军领导职务,是为邓小平之“第三起”。

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4、苏秦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

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

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5、孙敬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

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贝多芬的故事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
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
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
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 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华罗庚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史蒂芬�6�4霍金
史蒂芬�6�4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一天刚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所以小时候对模型特别著迷。他十几岁时不但喜欢做模型飞机和轮船,还和学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战争游戏,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驱使他攻读博士学位,并在黑洞和宇宙论的研究上获得重大成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0-03

1、高尔基

高尔基的童年受尽了苦难,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年幼的高尔基生活在外祖父家,那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家庭,外祖父是一个贪婪残暴的人,开办了一家大规模的染坊。在染坊里,大人们使布料像魔术般变色,这使刚到外祖父家不久的高尔基很惊奇。

为什么黄色布浸到黑水里,就变成深蓝色了;灰布在红褐色的水里涮一涮,就变成樱桃红色了。高尔基觉得很好玩,并想亲自动手染一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小表哥萨沙。萨沙告诉高尔基白色布最容易上色,并劝说高尔基从柜子里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拿出来,把它染成蓝色。

每星期六晚祷告之前,外祖父总是从水桶里捞起长长的树条子,把在这一星期中犯有“过失”的孩子痛打一顿。因为萨沙把高尔基染桌布的事告诉了外祖父,这一次小高尔基也要挨打了。

高尔基记得,当时“外祖母向我扑过来,两手抱起我喊道:‘我不给你!不给,你这魔鬼!’外祖父向她猛扑过来,推倒她,把我抢过来,抱到凳子上,我在他手中挣扎,拉他的红胡子,咬他的手指,他狂吼着,夹紧了我,最后,向长凳上一扔,摔破了我的脸。

我记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进来!打死他!……”这一次,外祖父把高尔基打得失去了知觉。接着小高尔基就病了一场。在生病的那几天,是高尔基一生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日子,他感觉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

从那时起,小高尔基就怀着一种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都有难以忍受的感觉。

2、高士其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

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3、儒勒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

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

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4、爱迪生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

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5、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