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I+G)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和用法用量

如题所述

1、I+G是一种增味剂,一般称之为呈味核苷酸二钠.“I+G”是二种调味剂结合取开头英文字母的简称,即5′肌苷酸钠(IMP)和5′鸟核酸钠(GMP)各50%的结合。

2、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本品常与谷氨酸钠合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10%。可与其他多种成分合用,如味精88%、呈味核苷酸8%、柠檬酸4%;或者味精41%、呈味核苷酸2%、水解动物蛋白56%、琥珀酸二钠1%。

扩展资料:

一、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鲜味剂广泛用于液体调料,特鲜酱油,粉末调料,肉类加工,鱼类加工,饮食业等行业。

1、家庭及饮食业应用调味品菜肴及汤汁加入0.1-0.5%复合鲜味剂,不但汤汁鲜,并赋予浓厚的肉香味。用于烧肉,烧鸡,烧鸭,烧羊肉,卤制品,红烧鱼等的各种自制佐料汁中,加入0.5-1%的复合鲜味剂,可使佐料呈现天然味感。

2、肉类食品加工按一定比例的酵母味素,水解动物蛋白,I+G,味精,用于肉类食品中,如火腿,香肠,肉丸,肉馅等,可抑制肉类的不愉快气味,具有矫味作用,增进肉香熟成,赋予肉制品浓郁香味。

3、复合鲜味剂用于各式快餐食品方便面汤料中,突出肉类香味和增强鲜味。 

二、呈味核苷酸二钠的危害

部分西方人在进食富含味精的食物2小时内,出现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此现象多出现在中餐用餐后,因此有些西方人将此现象称为“中国餐馆综合征”,但此现象和进食味精的关系至今未能证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I+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9

1、防止变质

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2、改善感官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营养

保持提高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方便供应

增加品种和方便性

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食品添加剂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摄入的质量(mg)来表示,参照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扩展资料:

冰淇淋和花生酱中常用的乳化剂是加工食品中常见的这类食品添加剂。通过添加乳化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质地和延长其保质期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种乳化剂是否在人类肠道会有同样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确定。但乳化剂对人体肠道所造成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清晰地了解到食品的成分和添加剂的含量,因而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少吃加工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食品添加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国最新研究显示有些食品添加剂伤肠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核苷酸二钠(I+G)是新一代的核苷酸类食品增鲜剂。本品是由5'-肌苷酸二钠(IMP)和5'-鸟苷酸二钠(GMP)按1:1的比例混合而成,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鲜作用。是较为经济而且效果最好的鲜味增强剂,是方便面调味包、调味品如鸡精、鸡粉和增鲜酱油等的主要呈味成份之一;与谷氨酸钠(味精)混合使用,其用量约为味精的2%-5%,有“强力味精”之称;别外,本品还对迁移性肝炎、慢性肝炎、进行性肌肉萎缩和各种眼部疾患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一、鲜味相乘效果。与味精混合使用可以产生鲜味倍增效果,降低产品成本。
二、增强及改善食品风味,可以增强食物的天然鲜美、浓郁与香甜味。
三、使肉类味道更鲜美,与味精混合后添加可增强肉类原味,强化肉类香味,减少肉类用量令成本降低。
四、抑制食品中过咸、过苦、过酸等不良气味,并可以减少异味(氨基酸味、面粉味等)
五、具有较佳的溶解性及在产品中的稳定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