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旁的字有哪些

如题所述

答:带反文旁的字有:收、改、攻、攸、放、玫、故、政、敖、敌、效、敝、敢、教、救、敛、敏、敕、敦、敬、散、敚、敔、敐、叙、敞、敩、敟、敪、敜、敨、敫、数、敷、考、敾、攼、攺、攽、敂、敃、敄、敀、敉、敇、敋、……

拓展资料:

一、反文旁“攵”

拼音:[pÅ«]  

释义: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

出处:《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

二、带“攵”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

带“攵”(反文旁)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例如:收、攻、放等等。攵,共4画,楷书中从“攴”(pū)字变形,变为反写的“文”字。“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为汉字部首之一。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

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个别汉字保留着“攴”的写法,如“敲”。

三、带“攵”的字例解

(一)攻

读音:[gōng]

部首:攵 

攻,从工从攴。工,规矩;攴,以戒尺轻轻地击打。

攻,(攴)击打以进行修正(工)。工,工匠的曲尺,引申规矩。

(1) 形声。从攴( pū),工声。本义:击打进行修正。

(2) 同本义(与“守”相对) 

(二)放

读音:[fàng]

部首:攵

从方从攴(pū)

(1) 形声。从攴( 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 同本义,汉字,形声。从攴(pū),从方,方亦声。“方”义为“城邦国”。“攴”与“方”联合起来表示“以国家的名义将罪犯驱逐出境”、“攻克敌方城邑后将其全体居民强制驱离”。本义:驱逐,流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8

反文旁的字有:

数、放、故、敬、整、散、教、救、敢、敌、收、攻、敷、敕、敦、政、玫、攸、敞、敏、敝、效、敛、敳、敻、敓、攵、敀、攼、攴、敩、敉、敚、攽、数、敃、攺、敪、斆、敄、敾、敔、敶、敎、叙、敭、考、毙、斁、敟、敫、敒、敐、敹、敨、敇、敜、敋、敖、敌、敿、败、敂、敛

拓展资料:

反文旁是指“攵”,共4画,象形字,楷书中从“攴”(pū)字变形,变为反写的“文”字,不可写作3画的“夂”或“夊”。

“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为汉字部首之一。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如“牧”、“攻”、“败”等。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个别汉字保留着“攴”的写法,如“敲”。 

例如:“教”字,从“孝”,从“攴”,在以前的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仗来施行他们的教育。

后来人们把变形后的“攴”(pū)字部首称为“反文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反文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8

反文旁的字有政,玫,效,敏,收,攻。

政的读音是 [zhèng],代表的意思有:

1、政治。例如:政纲,政工人员。        

2、政府。例如:党政军民。                

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例如:财政,邮政。

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例如:家政,校政。

玫的读音是[méi],代表的意思是一种玉石。组词有玫瑰, 玫柱,玫阶。

效的读音是[xiào],代表的意思是:

1、效果,功用。例如:功效,成效,无效,见效。

2、姓。             

3、仿效。例如:效法,上行下效。

4、为别人或集团献出(力量或生命)。例如:效力,效劳,效命。

敏的读音是[mǐn],代表的意思是:

1、疾速;敏捷:敏感,灵敏。  

2、聪明;机警:聪敏,机敏。       

3、姓。

收的读音是 [shōu],代表的意思是: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例如:收拾,收藏,收集。

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例如:收回,收复,收税,没收。

3、获得(经济利益)。例如:收入,收益,收支。

4、收获;收割。例如:收成,秋收,麦收。

5、接;接受;容纳。例如: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

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例如: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

7、逮捕; 拘禁。例如:收监。             

8、结束; 停止(工作)。例如:收工收操收场。

攻的读音是[gōng],代表的意思是:

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例如:围攻,攻城,能攻能守,攻下敌人的桥头堡。

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例如:群起而攻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致力研究;学习。例如:专攻一门心思攻外语。

4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9

常见的反文旁的字有32个。分别是:攴、 收、 攻、 改 、攸、 孜 、 败、 放、 牧、 攽、 政 、故、敖、 敌 、致 、效 、 教 、敢 、救、 赦 敏、 敕、 敛、 敝、 散、 敬 、敦、 敞、 数、 敲、 敷、 整。

拓展资料:

"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为汉字部首之一。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如"牧"、"攻"、"败"等。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个别汉字保留着"攴"的写法,如"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6-09

反文旁的字有很多,比如:放,敏,收,攻,改等等。

一:放[ fàng ] 

部首:攵    笔画:8    五行:水    五笔:YTY    

基本解释

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 :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2. 散(sàn) :~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 :~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4. 驱逐到远方去 :~逐。~黜。流~。

5. 到基层去 :~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6. 发出 :~电。~毒。~光。发~。

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 :~债。~贷。

8. 扩展 :~大。~宽。

9. 花开 :百花齐~。心花怒~。

10. 搁、置 :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

11. 至 :~乎四海。摩顶~踵。

二:敏[ mǐn ] 

部首:攵    笔画:11    五行:水    五笔:TXGT    

基本解释

1. 迅速,灵活 :~捷。~感。~锐。~达(敏捷而通达事理)。灵~。聪~。神经过~。

2. 奋勉 :~求(勉力以求)。

三:收[ shōu ] 

部首:攵    笔画:6    五行:水    五笔:NHTY    

基本解释

1. 接到,接受 :~发。~信。~支。~讫。~益。

2. 藏或放置妥当 :这是重要东西,要~好了。

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 :~割。~成。麦~。

4. 招回 :~兵。~港。

5. 聚,合拢 :~容。~理。~集。

6. 结束 :~尾。~煞。~盘。

7. 逮捕,拘押 :~捕。~监。~押。~审。

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 :~束。~心。~伏(亦作“收服”)。

四:攻[ gōng ] 

部首:攵    笔画:7    五行:木    五笔:ATY    

基本解释

1. 打击,与“守”相对 :~击。~占。~取。~心。~关。~陷。

2. 指责,驳斥 :~难(nàn)。群起而~之。

3. 治病 :以毒~毒。

4. 致力学习或研究 :~读。~书。专~医学。

五:改[ gǎi ] 

部首:已 笔画:7 五行:木 五笔:NTY

基本解释

1. 变更,更换 :~变。更(gēng)~。~革。~造。~善。~弦更张。朝令夕~。~编。~写。纂~。

2. 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