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小兵马俑

朋友那裏有几个小的兵马俑,仕女的和将军的,还有车马和房子,具体朝代不清楚,谁能帮忙参考下,

重庆铜梁曾出土全国独有小兵马俑
2005年8月6日,铜梁文管所传来捷报,4座双墓室明代古墓在渝遂高速工地铜梁段成功发掘完毕。出土精美石俑4座,绿松石发簪一支。
经专家初步推断,墓葬群为明朝资政大夫都察御使陈价的家族墓,占地1500平方米,计有10余座墓葬。为了保护境内的这些古墓,文管所与施工方进行协调,进行抢救性发掘。7月15日、7月30日,共发掘古墓4座、8棺。其中有2座古墓初步断定为陈价的父母之墓,另一古墓为陈价侄儿陈操之墓。
此次出土的4座石俑有一座为牵马俑,一男仆作牵马行走状;另3座为侍女俑,3名侍女端盆端物,端庄秀美,再现了墓主生前的生活状况。据铜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秦始皇陵有兵马俑,但全是事先烧制好的,而铜梁石俑却全是用当地有名的赭砂石精心雕刻而成,可见工艺之精美。明代石刻仪仗俑俗称“小兵马俑”,为全国独有,巴蜀一绝。
在此次发掘的4座古墓中,有一墓志铭、墓志盖上的文字上可以确认为陈价侄儿陈操之墓。陈价父母之墓的墓碑已残缺不全,但正是这块残缺不全的墓碑,却可能成为国家二级文物。

参考资料:信息来源:重庆时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5
墓室出土“小兵马俑”

4尊石质仪仗俑均高约30厘米,包括1个牵马的武士和3个端水盆的侍女。五官棱角分明的武士牵着四肢健壮的马匹,仿佛要奔向战场;侍女垂首低目手端水盆,好像随时等主人召唤。考古人员认为,4尊仪仗俑雕刻逼真传神、刀法细腻,具备与秦始皇兵马俑媲美的考古价值。

考古人员介绍,石质仪仗俑被考古界称为“小兵马俑”——形态较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小,由略带红色、不易风化的赭沙石雕刻而成。目前全国发掘的明墓中,“小兵马俑”仅在铜梁出现过。此墓群的发掘,为研究明代官宦及封建家族宗法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墓群曾替活人建寿位

参与发掘的铜梁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截至昨日,古墓群掘出4座合葬墓穴,墓室共8棺。查勘情况表明,此墓群共10余座合葬墓穴,基本集中在方圆约两亩的土层下。

从目前掘出的墓穴看,古墓群位于陈氏家族的私有领地,埋葬者有3代人,但建墓时间几乎在同一年进行。考古人员说,这种建墓方式就像现代人到公墓给未亡人买寿位。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该墓群被当地村民修晒坝时发现,铜梁县文物部门紧急填土,埋藏性保护。这次,修建中的遂渝高速公路穿过全德镇石滚村四社,施工红线范围内则是陈氏家族墓葬群。

“最高检察长”为官清廉

铜梁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尚勇介绍,在5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陈氏家族外迁至铜梁,成为历史上首批“湖广填四川”移民(第二批在明末清初)。

据考证,陈价为官清廉。他任都察院都御使后,出重拳整治腐败之风,不少贪污、受贿官员先后被查处。

墓志铭表明:分别替墓志铭和墓志盖撰文、写楷书和篆书的是当年任贵州按察司副使前户部主事、福建道御使和云南永昌府知府,其中道御使相当于现在的省检察长。刘尚勇介绍,经考证,“省检察长”等3人同样为官清廉,与陈价是同乡。

昨日,铜梁县博物馆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该县查勘落实的明代墓葬有40处,分布的位置几乎遍及该县各乡、镇。
第2个回答  2007-10-26
可以根据俑的服饰来判断,汉俑特征最明显,大多都穿深衣,女子一般挽髻,唐俑女子常穿高腰、大袖衫,男子常穿圆领袍衫、胡服,戴幞头,宋俑与明俑有一些可能比较类似,但是宋俑中常会出现方心曲领(注意是宋朝的“方心曲领”,但据考证并非唐方心曲领的原貌),女子喜梳高髻、戴花冠,明俑有很多戴六合一统帽、平定四方巾。

具体的形象可以搜一下百度图片。
第3个回答  2007-10-25
汉代就有小兵马俑,最好还是找图片先对比一下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