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候的判断方法,及相关的知识点, 谢谢我的百度朋友了

如题所述

如何判断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一般来说,中学气候类型的掌握只要求掌握热带的四种类型、亚热带的二种类型、温带的三种类型、寒带的二种以及高山气候。
判断气候主要掌握一个是气温的特点,一个是降水的特点,然后两个结合起来就行了。具体来说是:
一、先看气温,判南北半球。
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份,最低月份在1、2月份,一般就是北半球的;如果最高气温出现在1、2月份,最低月份出现在7、8月份一般就是南半球了。
二、再看气温,分寒、温、热三带:
如果年均温高,且最冷月一般在15度以上,说明是热带的四种气候。
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上,15度以下,那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气候了。
如果最冷月在0度以下,那就是温带季风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了。
如果最热月气温在10度以下,全年均温低,则为极地气候。
三、看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情况:
年雨型:如果年降水量较大,而且各月降水比较均匀,则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如果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或夏半年),则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类型。
少雨型:年降水量少,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
冬雨型:只有一种,那就是地中海气候。
在上述三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此两种气候的特点有类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区别: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南北半球,而热带季风气候只出现在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影响,降水是逐渐变化的,而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的降水是受西南季风影响的,西南季风的出现是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移向北半球后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洋面上带来了许多水汽从而形成降水,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第二组: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高山气候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主要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状况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各个高度上出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一般由于海拔高,山顶部分常年积雪,气候的垂直差异大。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Shijiezhuyaoqihouleixing) 世界各地的气候可以划分为下列11个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3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一、 判断方法和步骤(经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以一月平均气温15℃和0℃两个数值极限,把12种气候类型(除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缩小到三个范围内:
(一) 大于15℃的属于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15℃)
(二) 小于15℃大于0℃(0℃<T<15℃=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三) 小于0℃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五种类型。
第二步:把上面划分出来的一月平均气温小于0℃的五种气候类型,再以七月平均气温18℃、10℃、0℃三个数值直
接判断出三个类型:
(一) 大于18℃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年较差在25℃以上。
(二) 10℃<T<18℃的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三) 0℃<T<10℃的属于苔原气候,小于0℃的属于冰原气候。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和年降水量,判断余下的9种气候类型。
(一) 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
1、 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有50mm以上,年降水量都在2000mm以上。
2、 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 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
热带草原: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
(二)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
1、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夏雨型)
2、 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300-1000mm之间(冬雨型)
3、 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1000mm之间。
(三)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
1、 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
2、 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500-1000mm左右。
上述方法只适用于各典型气候类型的判断,对于各种因素影响的气候或过渡性的地区气候有不同的变化,
气温和降水的数个不能用这种方法方法去死套,要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各气候特点,得出正确判断。
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图形判断
气温变化曲线 降水柱状图
北半球 波峰型(七月高)
一般为中高两侧低(除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 波谷型(一月高)
一般为中低两侧高
二、 常见题型的判断练习: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331453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04

我们基本上就是用这种“三部曲”的方法来判断气候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