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又是如何分裂成东、西2周的?

如题所述

  1 周包括了西周和东周。
  2 东周和西周只是现在历史学家为了区分而定的名字,在那个时候都是叫周朝的。
  3 西周是周武王建立的,到了西周末年,周天子被犬戎杀了,周平王迁都洛阳,国号周,史称东周。
  4 具体经过:
  周幽王废了申后,而立褒姒为后,并褒姒之子立伯服为太子,为了讨美人欢心,不惜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国,元前771年,申后父申侯起而讨伐幽王。他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吕等国,进兵镐京。
  幽王又点起了烽火,招集兵马,这一次将士们都不来了,镐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存在了三百五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幽王被杀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乃立前太子宜臼于申,是为平王。时镐京经过战乱,宫室残破,王畿荒芜,一时难于恢复,且犬戎仍散居镐京附近,对周室构成严重之威胁。而雒邑自经周公营建为东都以来,已成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其地位仅次于西都镐京。于是平王乃决心将都城东迁。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由晋文侯、郑武公、卫武公、秦襄公等护送,入于雒邑之王城,并以之为首都。此后的周朝便被称为东周.
  明白了吧?想多了解可以看《东周列国志》,这本书挺好看的。

  据青鸟童鞋的提醒,如果你问的确实是战国末期时候的话,那么东西二周是并存的:
  西周国:西周国的始封者为周考王的弟弟桓公揭,其时约在前440年。西周国的地域在今洛阳市及其西部地区。由于周王室的衰弱,西周国公是周王身边掌握实权的人,其办公地点就在王城内。西周国自身因势力单薄,常受大国欺负,与分裂出去的兄弟之邦东周国也矛盾重重,时有争战。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6年),西周国因参与诸侯对强秦的战争,得罪秦国,最终被秦昭王灭了。
  东周国:东周国是从周王室分裂出来的小国。《史记》说的大概是东周国是周威公死后,由于兄弟不和,小儿子根在赵、韩二国的唆使下独立出来,在巩伯国旧地建国。《史记·秦本纪》载,秦庄襄公元年(前249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东周国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0
这个是在百度知道里找的靠谱的比较好理解的答案。
战国东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首先讲清:东西周分治并不是指周王室分裂,而是王室无力,使自己的领地被分裂。
在东周考王时他将自己的弟弟分封到河南,周惠公时他将自己小儿子分封到巩。这两次分封的诸侯是继承周朝的“周公”职位(相当于辅佐周王的王室诸侯)因国土位于周王的直辖领土上,所以被称为“西周国”与“东周国”
这两次分封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周王将自己的仅有的国土全部分封出去,连王室的领地都没留下,客居于西周国。等到东周赧王时候,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自己分封出去的两个诸侯国,东周国与西周国就像周王室以前分封出的诸侯国一样,王室对他们的约束力以前几乎没有,而是遵循各自的周君(非周王)的命令,使名义上的国家东周彻底的失去所有土地。(但因为周赧王客居西周国,所以西周公还是名义上的需要听从周王命令)
而后,秦昭襄王攻打西周,周赧王听从西周公的话投降于秦,西周国被秦吞并,周赧王削去王位,被贬爵位为君。周王室灭亡。而东周国是做为诸侯国存在,因为是王室近亲,类似于历史上的南明一样,打出周王室的旗号与秦做对,但不久后被秦所灭。
东西周公听起来好像是王室的延续,实际不是。就像鲁国一样的诸侯国,姬旦也是周公的职位,因此被称为“周公旦”,但实际是周王室的下属诸侯国
第2个回答  2012-02-28
西周国:《史记·周本纪》曰:"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西周国的始封者为周考王的弟弟桓公揭,其时约在前440年。西周国的地域在今洛阳市及其西部地区。由于周王室的衰弱,西周国公是周王身边掌握实权的人,其办公地点就在王城内。西周国自身因势力单薄,常受大国欺负,与分裂出去的兄弟之邦东周国也矛盾重重,时有争战。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6年),西周国因参与诸侯对强秦的战争,得罪秦国,"秦昭王怒,使将军谬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史记·周本纪》)西周国与周王朝也不复存在了。
第3个回答  2019-02-27
西周在前,国祚不到三百年,有绝对权力。
西周灭亡后,才有西周的宗室建立的东周。
东周只是个摆设,毫无实权,著名的春秋时代五霸和战国时代七雄就是东周的代表,东周是分裂成各国的时代。
可以说,东周算不上一个朝代,不过是史学家为了替西周找面子而已。
第4个回答  2012-02-28
不是分裂成,而是一前一后,跟西汉东汉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