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 翻译文言文

如题所述

翻译为:况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却说一定留下它的同类,可以吗?

附录:原文
陆俟,代人也。曾祖干,祖引,世领部落。父突,道武初帅部人从征伐,数有战功,位离石镇将、上党太守、关内侯。
俟少聪慧。明元践祚,袭爵关内侯,位给事中,典选部、兰台事,当官无所挠。太武征赫连昌,诏俟督诸军镇以备蠕蠕。与西平公安颉攻克武牢,赐爵建邺公,拜冀州刺史。时考州郡,唯俟与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转武牢镇大将。平凉休屠金崖、羌狄子玉等叛,复转为安、定镇大将,追讨崖等,皆获之。
迁怀荒镇大将。未期,诸高车莫弗惧俟严急,请前镇将郎孤。太武许之。征俟,至京朝见,言不过周年,孤身必败,高车必叛。帝疑不实,切责之,以公归第。明年,诸莫弗果杀孤以叛。帝闻之大惊,召俟问其故。俟曰:“夫高车之俗,上下无礼,无礼之人,难为其上。臣莅以威严,节之宪网,欲渐加训导,使知分限。而恶直丑正,实繁有徒,故讼臣无恩,称孤之美。孤获还镇,欣其名誉,必加恩于百姓,讥臣为失,专欲以宽惠临之,仁恕待之。无礼之人,易生陵傲,不过期年,无复上下。既无上下,然后收之以威,则人怀怨憝。怨憝既多,败乱彰矣。”帝叹曰:“卿身乃短,虑何长也!”即日复除散骑常侍。
帝征蠕蠕,破凉州,常随驾别督辎重。又与高凉王那复渡河南略地。仍迁长安镇大将。与高凉王那击盖吴于杏城,获吴二叔。诸将欲送京师,俟独不许,曰:“若不斩吴,恐长安之变未已。一身藏窜,非其亲信,谁能获之?若停十万众追一人,非上策也。不如私许吴叔,免其妻子,使自追吴。”诸将咸曰:“今获其二叔,唯吴一人,何所复至?”俟曰:“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况除腹心之疾,而曰必遗其类,可乎?”遂舍吴二叔,与之期。及期,吴叔不至,诸将皆咎俟。俟曰:“此未得其便耳,必不背也。”后数日,果斩吴以至,皆如其言。俟之明略独决,皆此类也。迁内都大官。
译文:
陆俟,是代国人。曾祖父陆干,祖父陆引,世代统领部落。父亲陆突,道武初年统率部落的人民跟随皇帝征战讨伐,多次建有战功,位居离石镇将、上党太守、关内侯。
陆俟年幼时聪明有智慧。明元即位,继承爵位关内侯,位居给事中,主管选部、兰台事,做官时没什么能使他屈挠。太武帝征讨赫连昌,诏令陆俟督率诸军镇守以防备蠕蠕。与西平公安颉一道攻克武牢,赠赐爵位建邺公,拜授冀州刺史。当时考核州郡,只有陆俟和河内太守丘陈为天下第一。迁职武牢镇大将。平凉休屠人金崖、羌族人狄子玉等反叛,又迁职为安定镇大将,追击征讨金崖等,最后将他们全部擒获。
升职为怀荒镇大将。不到一年,诸高车族首领莫弗诉讼陆俟严厉压迫,要求请回前任怀荒镇大将郎孤。太武帝答应了他们。征召陆俟,陆俟到达京城朝见皇上,说不过一年,郎孤一定被害,高车一定反叛。皇帝怀疑不切实,严词谴责他,陆俟带着公爵的身份回到自己的住所。第二年,首领莫弗果然杀死郎孤反叛。皇帝听说后大吃一惊,召来陆俟询问他缘故。陆俟说:“高车的风俗,上下之间没有礼节,没有礼节的人,难做他们的上司。我用威严驾驭他们,用法纪节制他们,想渐渐加以训导,使他们知道名分和界限。然而厌恶嫉害正直的人很多,所以控诉我没有恩惠,称赞郎孤有美德。郎孤得以返回镇守后,欣喜他的名声和美誉,一定会对百姓施加恩惠,讥刺我的所做是过失,一心要用宽惠去统治他们,用仁恕去厚待他们。没有礼节的人,容易滋生僭越傲慢之心,不到一年,不再有上下之分。既然已经没有了上下,然后用威严来控制他们,便会使人人心怀怨恨。怨恨多了以后,身败祸乱就显露出来了。”皇帝赞叹说:“你身材这么短小,思虑怎么这样长远啊!”当天就任他为散骑常侍。
皇帝征讨蠕蠕,攻占了凉州,陆俟常常跟随皇帝并督运军用物资。又与高凉王元那再次渡过黄河向南攻取土地。仍然迁职为长安镇大将。与高凉王元那一起在杏城攻击盖吴,擒获盖吴的二叔。众将领想把他送往京城,惟独陆俟不同意,说:“如果不杀掉盖吴,恐怕长安的事变不止。只身藏匿逃窜,不是他的亲信,谁能够擒获他?如果停留十万军队追捕一个人,不是上策。不如私下许诺盖吴的叔叔,释放他的妻子儿女,让他自己去追杀盖吴。”众将领都说:“现在擒获了他的二叔,只有盖吴一人了,哪里还能再来?”陆俟说:“诸位不是见过毒蛇吗?不斩断它的头,仍然可以为害。况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却说一定留下它的同类,可以吗?”于是放走盖吴的二叔,与他约定再会日期。到了约定的时间,盖吴的二叔不来,众将领都怪罪陆俟。陆俟说:“这是他没有得到其他方便而已,一定不会违背约定的。”几天以后,盖吴的二叔果真斩杀盖吴前来求见,全部情况都如陆俟所言。陆俟的英明谋略和独自决断,都诸如此类。升任为内都大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9
况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却说一定留下它的同类,可以吗?
第2个回答  2012-03-04
况且要除掉心腹之患,却说一定留下它的同类,可以吗?
相似回答